7月下旬,5日內有兩名分別17歲及16歲的少年,疑因同時濫用多種毒品,包括依托咪酯(前稱太空油)而暴斃家中,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據政府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有327人被呈報吸相關毒品中,逾六成為21歲以下,反映它在年輕人之間廣泛流行。雖然本港已立法嚴厲打擊這種新興毒品,亦把毒品正名為「依托咪酯」,但相信社區仍然有不少年輕隱蔽濫藥者。專家就提醒,家長必須提高警覺,萬一發現子女有不妥,便應該及早介入,避免他們泥足深陷,以防發生悲劇。
害人不淺:相比起其他毒品,依托咪酯入場門檻低,容易吸引好奇心強的青少年去嘗試。(設計圖片,whitebalance.space@iStockphoto)
今年20歲、中四輟學的Zoe(化名),早在15歲便接觸毒品,「『可樂』(可卡因)、『fing頭』(搖頭丸)、『推B』(氯胺酮)、『happy水』(合成毒品),統統都食過,不過,這些我現在都沒有再碰了,唯獨『太空油』(現稱依托咪酯)」。
失眠依賴依托咪酯 陷惡性循環
去年,Zoe在好奇心驅使下,接過男朋友遞來含依托咪酯的電子煙機,她輕輕一吸,沒料到便從此難以自拔。「它帶給我的感覺,比其他毒品都更強烈,很快上腦,連續吸3至4粒(依托咪酯煙彈),便會倒頭大睡,可以睡足一整天。」
Zoe近兩年受私事困擾飽受失眠折磨,為求好好睡一覺,她曾經服食安眠藥,也嘗試過接受中醫治療,但都不奏效,「基本上,我是無辦法靠自己入睡,躺在牀上6至8小時也睡不到,很辛苦」。在惡性循環下,令她對依托咪酯的依賴愈來愈深,身體反應也愈來愈大,「其實最初吸食時,反應不是那麼大,但現在會手震,亦有『斷片』的情况,我不知道自己說過什麼、做過什麼,連跟家人打過架,醒來後都無印象」。Zoe透露,最嚴重一次,試過在街上吸食依托咪酯後突然昏倒,幸得途人把她扶起。
手震脫髮手肘發黑 與家人鬧翻
雖然港府在今年2月14日,已把依托咪酯等物質列為毒品,管有、販運或進口均屬刑事罪行,但Zoe說,其實現在要找貨源,也不太困難,「當然不能像以前般,在IG(Instagram)輕易買到,但要買一樣有辦法」。現同時修讀寵物護理課程和夜校課程的Zoe,每月有7500元零用錢,可算是「小富婆」,但可惜因為吸毒,令她入不敷支,「一粒太空油約300元,最誇張時,我每個月使一萬多元去買,零用錢花光,還要用信用卡透支」。
為了毒品,Zoe不單奉上所有金錢,還犧牲了健康,「我的記性愈來愈差,很失魂,亦有手震、脫髮、手肘發黑的問題,聲線也變得低沉」。而她和家人的關係亦因此鬧翻,「父母不知道我吸食太空油,但相信他們是察覺到我的身體狀况有變化,所以懷疑我又再吸毒。他們試過沒收我的手提電話,不讓我跟外界聯絡,又不准我出街,因為這樣,我跟他們發生爭執,關係變得很差」。
「給我重新選擇,任何毒品都不會試」
事實上,Zoe也不想再沉淪毒海,她曾多番嘗試戒毒,奈何都不成功,「我試過把自己鎖在家裏、什麼地方也不去,亦試過不停『煲劇』、做運動,希望令自己分心,不要去想它,但一到半夜睡不到,我就很想再吸一口」。
面對這個困局,她悔不當初,也告誡年輕人切勿踏出第一步,「我奉勸大家,要懂得分辨,什麼可以放入口,什麼不可以放入口,千萬不要去試太空油,否則就會返不到轉頭。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給我重新選擇一次的話,我絕對不會碰太空油,是任何毒品都不會試!我會好好讀書」。她慨嘆這段經歷,十分恐怖。
多觀察及早介入 勿指摘 了解吸毒原因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沙田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隊長伍佩晶(Clara)表示,該小隊是在2023年尾首次接觸到有年輕人吸食依托咪酯,最初只有一兩個,但半年後,已上升至18人,目前則累計有逾30宗吸食個案,佔小隊整體個案約十分之一,蔓延速度很快。而根據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2025年首季統計數字,依托咪酯更已取代大麻,成為21歲以下吸毒者最常吸食的毒品。
伍佩晶(受訪者提供)
Clara認為,依托咪酯能在年輕人之間極速興起,主因是價格低廉,「而且它不像其他毒品般,需要用到『冰壺』、錫紙等工具,只需要使用一般的電子煙機,相對簡單。加上太空油(現稱依托咪酯)也像電子煙油般,有很多水果味道選擇,這會使青少年的警覺度降低,也因為氣味不濃烈,就算在學校廁所吸食,亦不易被發現」。她續謂,近年網購及速遞文化盛行,也間接促使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毒品,「不像早年,買毒品要面對面交收,現在只需於網上下單,客貨車就可以速遞到樓下」。
在Clara接觸的濫用依托咪酯個案之中,有些青年人最初是誤以為自己只是在吸食電子煙,無心沾染毒品;有些則是趕潮流、當派對玩意;另外,亦有不少中學生,因為在學校欠缺存在感,想在朋友圈中得到關注,於是便用吸毒去「埋堆」;也有部分年輕人,面對各種困難,例如家庭問題、自身情緒病、生涯發展等,由於不懂得處理,於是借助依托咪酯逃避。「當我們在區內辨識到這類年輕人,會以個案形式跟進,嘗試接觸及關心他們,了解他們吸毒的背後原因。假如是因為有問題想不通,我們會嘗試跟他們一起拆解,甚至同步做家長服務,如果有需要,亦會與跨專業合作,包括之前曾轉介部分個案看中醫,希望幫助他們減少依賴毒品」。與此同時,小隊亦會舉辦社群活動,通過不同平台,讓個案有機會發掘潛能、展現才華,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從而遠離毒品。
在這個毒品氾濫的年代,Clara鼓勵家長用「L.O.L」守護子女。第一個字母L是Love(愛),「父母無論有多忙,都請盡量抽時間去關愛子女,跟他們多溝通」;第二個字母O是Observe(觀察),「細微觀察一下子女的行為、身體有無異樣,縱然吸食太空油時,味道不濃烈,但都有少許燒膠味的」;第三個字母L是Listen(聆聽),「若家長揭發孩子有吸食太空油的習慣,也不要立即指摘,可先聆聽他們的解釋,了解背後的原因」。Clara並建議家長,可偕染有毒癮的子女,主動聯絡所屬地區的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濫用精神藥物的輔導中心,以及政府的禁毒電話諮詢熱線186 186,尋求專業協助。
家長宜多關心孩子,聆聽他們的需要,以防子女因為不開心而濫藥。(設計圖片,Kanawa_Studio@iStockphoto)
依托咪酯攙雜冰毒、K仔 更易上癮變「喪屍」
保安局禁毒處研究諮詢小組成員、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鍾嘉健表示,依托咪酯本身是一種需要經靜脈注射的全身麻醉藥,它起效迅速且能帶來強烈的效果,具有短暫的鎮靜作用,「在醫學上使用依托咪酯,是有臨牀指引的,醫生需要按病人的年齡、體重、身體狀况去嚴格控制劑量,並同步監察病人的心跳、血壓、呼吸等情况」。
鍾嘉健(受訪者提供)
容易吸過量 抽筋昏迷死亡
惟現時不法分子把依托咪酯加入電子煙油,供使用者經電子煙機霧化吸入,鍾嘉健說,這樣會變得難以計算劑量,容易出事,「危險在於吸食者不知道自己吸入了多少藥物,若過量,有可能導致抽筋、昏迷,甚至死亡」。亦由於依托咪酯往往會攙雜其他如冰毒(甲基安非他明)、K仔(氯胺酮)、可卡因等毒品,令人更容易上癮,長期濫用的話,吸食時的反應亦會加劇,包括肌肉不自主地抽搐、走路如「喪屍」般,並可能影響日常的記憶力、認知能力和情緒,皮膚也會變得灰黑。
香港海關在今年先後偵破多宗出入境旅客管有屬《危險藥物條例》下受管制的依托咪酯相關案件,圖為5粒懷疑是依托咪酯煙彈。(政府新聞處圖片)
至於濫藥者呼出來的「毒氣」,又會否對身邊的人構成威脅呢?鍾嘉健表示,雖然暫時無這樣的臨牀研究,但不排除有這個影響,「因為根據過去外國就二手大麻、二手煙的研究,只要吸入到其他人呼出來、仍然在燃燒的煙霧,都有可能給身體帶來傷害」。
同時在醫院管理局轄下藥物濫用診所駐診的他又謂,相對於「一滴」可卡因或一克冰毒約售400元,一粒依托咪酯煙彈最低價格時只是100多至200元,加上吸食方式十分隱蔽,驟眼看與吸食電子煙無異,所以相比其他毒品,更容易讓年輕人入門,「我自己接觸過最年輕的病人,是一個15歲女童,她在14歲開始吸食太空油毒品(現稱依托咪酯),而診所其他醫生見過年紀最小的,則只有11、12歲」。
依托咪酯已取代大麻,成為21歲以下吸毒者最常吸食的毒品。(設計圖片,charinporn thayot@iStockphoto)
依托咪酯較難戒 須尋求專業協助
因此鍾嘉健提醒家長,需要多留意子女的一舉一動,以及有否不尋常的改變,包括金錢花費增多,與陌生人通訊,對原先喜好失去興趣,經常躲在房間,性情變得暴躁,皮膚變黑,成績下滑等。萬一發現子女濫藥,就必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太空油』是一種比較難戒的毒品,是由於依托咪酯藥效來得快、去得快,當強烈的感覺瞬間消失時,吸食者就有想再追一口的衝動,那不知不覺間,就會令依賴度、成癮度變得很深,難憑一己之力去戒掉」。
從生理心理脫癮 最重要找出深層原因
不過,他不諱言,現時常被濫用的毒品,除了海洛英(俗稱白粉)等鴉片類藥物有美沙酮作替代治療外,其他大部分毒品,都是暫時無藥物可直接用來幫助戒毒的,但醫生會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協助病人。「我們會先處理表徵,例如毒品衍生的身體或精神問題、脫癮症狀等,然後再透過心理治療,去降低心癮,以及最重要的是,找出他當初濫藥的最深層原因,從根本上協助病人戒除毒癮。」
====
原文轉載:《明報》香港學校網《遠離毒品:沉淪依托咪酯悔不當初 家長L.O.L守護齊抗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