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教育
【校園欺凌】學者倡強制通報、設獨立機構跟進 揪出「小霸王」 對症下藥減欺凌
GRWTH日報小編 2024-11-19

每年11月首個周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都定為「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呼籲全球不單在當日,更要在每一天都關注校園欺凌問題。香港的欺凌比率冠絕全球。雖然教育局一直宣稱採取「零容忍」政策,惟校園欺凌個案依然有增無減,近日亦有調查指,全港高小學生,逾三成曾被欺凌。專家稱,香港要洗脫「欺凌之都」的污名,唯靠改善現行機制,包括強制學校通報,並交由獨立專業的機構跟進處理,讓社會充分認知欺凌的嚴重,拒絕「寧容忍」的態度。

逾三成學童曾受欺凌 校本處理成效微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2017年曾對全球54萬名15歲中學生的生活滿意度作調查,結果反映,在本港受訪約5000名學生當中,有約三成(32.3%)表示1個月內曾遭受3次或以上欺凌,位列72個國家或地區之首;小學生校園欺凌的問題亦同樣嚴重,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幼聯)在今年曾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272名小五及小六學生,發現近三成半(34.9%)學童曾遭欺凌,約四成(41.1%)受害者有復仇想法,有逾一成半人(16.8%)更萌生自殺念頭。

 

本港欺凌高居全球,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月前調查發現,近三成半高小學童曾遭欺凌,約四成受害者有復仇想法,有逾一成半人更萌生自殺念頭,情况令人憂慮。(Kobackpacko@iStockphoto)

每次提及欺凌問題,教育局都重申採取「零容忍」政策,但成效是否彰顯呢?

教育局長蔡若蓮在今年4月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稱,在過去3學年(2020/21至2022/23),年均錄得420宗學校處理涉校園欺凌的學生個案,這比對該局在2019/20至2021/22,年均錄380宗,增幅有約一成,反映歪風不滅。

專門從事欺凌研究的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馮麗姝坦言,對本港情况多年來無改善感到失望,並認為是藥不對症的結果,「根據現行政策,校園欺凌案件,除非牽涉嚴重暴力或傷害,學校才必須通報教育局甚至即時報警,一般都是由校方自行處理的。先不說有些學校為保校譽,寬鬆結案,事實上校長、老師本身都忙得不可開交,也有延後跟進的風險,那麼續用『校本管理』方式,對遏止問題有幫助嗎?」
 

馮麗姝

反觀台灣,校園欺凌問題卻持續有改善。在2017年OECD同一項調查,台灣在72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尾二」,欺凌率為10.7%,較香港低21.6個百分點。她認為,這是由於台灣反欺凌政策方面做得很完善,除政府制訂了《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也有專為反欺凌而設的專線和處理欺凌事件的非政府組織,並不像香港以「校本」方式處理。

「校園暴力」不等同「校園欺凌」
馮麗姝補充,現時學界對「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的觀念仍然有混淆,因無仔細分類及處理,便難有效降低學生的攻擊行為。「首先,不是所有『攻擊行為』等同『欺凌行為』,『攻擊者』也不一定是『欺凌者』。」她解釋,九成的校園衝突或校園暴力,其實都是「反應型攻擊者」(俗稱復仇者)所為,這類學童一般比較敏感,認定別人懷有敵意,純因保護自己而衝動地作出攻擊反應,他們不是欺凌者,「真正的欺凌者,是一班『操控型攻擊者』(俗稱小霸王),他們是有動機及預謀去使用肢體暴力、言語威嚇或排斥別人等攻擊行為,來得到如金錢、物質、權力等好處的;在情緒上,他們冷靜理智,過程中亦會有快感和優越感」。

馮麗姝強調,兩種不同類型的攻擊者背後的動機、目的和情緒都不一樣,需要的策略、輔導手法都有分別,莫說校長、教師,有時連社工都未接受過相關專業培訓,未必有能力應付得到,她倡議政府改善現行機制,除強制學校通報教育局,更應設立由多方專家組成的獨立機構,專門跟進校園暴力及欺凌個案,「香港其實有很多界別的專業人才,不單止社工,還有輔導師、家庭治療師、遊戲治療師等,他們可以從不同切入點介入及處理同一宗個案,假如能跨界別、跨專業地合作,可相得益彰」。

社工建議:留意子女情緒變化 及時介入
今年9月,有媒體報道,屯門一所中學疑發生學童欺凌事件,一名中二男生,在今年3至5月期間,疑持續被7名同班同學勒索逾3萬元,以換取不告發他在課堂上偷吃零食,雖然受害男童極度困擾,母親卻一直無察覺,她事後感到十分自責。

復和綜合服務中心註冊社工楊兆竣表示,欺凌形式有很多種,除了肢體攻擊比較容易察覺,其他方式的確較難發現,他建議家長,平日多留意子女的情緒變化,「例如小朋友本身很開朗、有很多說話,但突然有幾天默不作聲,明顯悶悶不樂,或者經常欲言又止;又或是小朋友平日情緒很穩定,但某幾天,突然間很容易暴躁,或變得很焦慮、很緊張,這些都可能是他們遭遇欺凌的信號」。
 

楊兆竣

他又說,家長也可透過檢查子女的物品,去尋找蛛絲馬迹,「校服、書包、功課等,有否被畫花、弄污、損毁?小朋友有無突然動用了大筆金錢?如果家長能夠提高警覺,其實都是有機會留意得到的」。

孩子自己解決紛爭 不成熟恐變報復
家長經常被灌輸「小朋友的紛爭由他們自行解決」,包括今次被欺凌的13歲男童,其母也直認一直教導兒子要自己解決問題,只是沒料到他無能力妥善處理。楊兆竣對這種觀念有保留,他說︰「這都需要看年紀的,小學生未夠成熟,很難保持冷靜的情緒去跟對方溝通,即使中學生都未必得,最終只會演變成罵戰、報復、公審等。」假如孩子在校園遇上人際衝突而並無向教師求助,楊兆竣指,家長需要教導子女,若下次再遇同類事件,應該勇敢向對方表達感受,並告訴教師;與此同時,家長也需要主動聯絡學校,如信任校方的話,可交由學校處理。但他不贊成找涉事學生的家長「私了」,因為這樣容易牽動自己的情緒,未必是理想的做法。
 

家長平日可多留意子女的情緒變化,如孩子突然沉默、悶悶不樂,或變得暴躁、緊張焦慮,應主動了解他們是否遭遇校園暴力或欺凌。(szefei@iStockphoto)

和諧校園:輔導為主 教孩子與人相處之道

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剛榮獲復和綜合服務中心「和諧校園嘉許活動2023-2024」和諧校園大獎的馬頭涌官立小學(馬小),過去便一直投放不少資源預防校園欺凌,締造和諧校園。學校社工張瀞文說,學校着重培育群性價值觀,包括同理心、尊重等,「當同學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會減少作出侵害別人的行為,更懂得跟別人和諧共處,這些價值觀,會有助他們應對社交衝突」。
 

張瀞文
 

馬頭涌官立小學着重培育學生群性價值觀,如同理心、尊重等,同學整體相處也十分融洽。

她又指出,在融合教育政策下,每間學校都必須錄取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有些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小朋友,社交能力的確較弱,有時會做些不太適宜的行為,一些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孩子,也較易衝動,或會有相對攻擊性大的行為,這些社交衝突,都容易被學生及家長曲解成「欺凌」,因此,該校除教導孩子從小怎樣面對衝突,增進他們的社交技巧之餘,也花了不少工夫在家長教育上,「作為家長,固然要關心『欺凌』問題,但又毋須過分擔心,即使小朋友發生了社交衝突,也不應該在家長群組中互相對質、指駡,因為身教很重要,當雙方家長鬧得很僵時,其實小朋友想恢復關係也不容易」。

不急於結案 持續跟進衝突
除做好預防校園欺凌的工作,馬小亦有嚴謹的校本機制及處理程序。該校德育及公民教育主任朱靈鳳表示,學校暫未出現過欺凌個案,但社交衝突也偶有發生,她作為已受急救訓練的教師,第一時間會先了解受害者是否有受傷或受驚,如有傷患,會立即處理,並安撫其情緒,若情况嚴重,便馬上通知家長。之後,她會聯同社工,請涉事學生雙方,各自表述當時的情况,校方也會即日通知雙方家長,告知事件始末及學校的處理方法。
 

朱靈鳳

不過,即使是輕微的社交衝突,馬小也不會急於結案,朱靈鳳透露︰「社工或訓輔組的老師,都會持續跟進一陣子,例如在小息時,再與受害者溝通,表達關心,了解他的情緒;至於攻擊者,也會觀察他在小息時,跟其他同學相處的情况,並繼續與雙方家長保持溝通。」她又謂,有些情况,都需要班主任或科任教師的幫忙,「假如兩個小朋友都經常不咬弦,班主任可能要調動一下座位,不讓他們坐得太近;而一些需要轉課室的課堂,例如音樂、體育、視藝科,亦可能需要老師在排隊上作出特別安排,讓兩人保持多些距離」。
總的來說,馬小的校本機制,以輔導為主。朱靈鳳說,假如是初小生,也屬初犯者,一般由輔導組教師聯同社工,耐心教導學生;如果是屢犯者,或是高小生,可能會加入訓育主任,嚴肅些處理,並略施懲罰,「但說到底,我們都是想給機會學生改過,最終目的是他們學懂怎樣跟別人相處」。
====
原文轉載:明報HappyPaMa教得樂《校園欺凌:學者倡強制通報、設獨立機構跟進 揪出「小霸王」 對症下藥減欺凌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