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閱讀
【閱讀樂】親子共讀《三隻小狼和大壞豬》 以「駁故」激發孩子思考
童夢讀書會 2021-06-22 12:51:48

日前哥哥讀《三隻小狼和大壞豬》,終於問了一條我等待已久的問題:

為什麼大壞豬要咁樣對三隻小狼?(大壞豬多次刻意破壞小狼的屋)

可能大壞豬想吃三隻小狼呢?我說。(繪本無解釋,但原著《三隻小豬》的狼是想吃小豬,所以我才這樣推想。)

哥哥皺眉:但豬又點食狼呢?豬個口咁細⋯⋯狼食豬就差唔多!
媽媽心裏暗暗欣賞哥哥,說:又係啊!豬又真係食唔到狼啊!



哥哥再說:大壞豬咁衰,要打死牠。
媽媽問:但故事結局係豬和狼做返好朋友,你覺得咁樣唔好咩?

哥哥說:唔好,壞人就係要打死。
媽媽問:就算大壞豬知錯改過都要打死牠?



哥哥點點頭。
這年紀的善惡觀念太分明了,暫時勉強不了他改變想法吧!媽媽想。

哥哥問:大壞豬又點會改過呀?
媽媽說:但繪本真是說牠變好啊!

哥哥再問:點解會變好呀?
媽媽說:因為三隻小狼用花草建屋,大壞豬正想吹倒屋時嗅到花香,牠愈嗅心裏愈變得溫和,所以才突然察覺自己過去所作的很差,就這樣變好了。(我照書讀)


 

哥哥又皺眉說:花又點會令一隻咁衰嘅豬突然變好呢?
媽媽語塞,又真是有點兒牽強,再試探地問:如果將《三隻小狼和大壞豬》變成《三隻小豬和大壞狼》,是狼想食豬,豬為求自保打敗大壞狼又會不會合理啲?(註:哥哥未聽過原著《三隻小豬》)

哥哥想了一會說:好似好啲!
媽媽最後一問:如果豬和狼還是做返好朋友,得唔得?

哥哥說:唔好!要打死大壞豬/大壞狼(下文刪去,因為涉及哥哥打壞人的暴力狂想)。

後記:駁故有助引發思考
我很喜歡跟孩子讀這些名著改編的繪本,因為改編後總有些古怪的地方值得讓孩子思想。



我不怪孩子「駁故」,因為每本繪本故事總有些脫節的地方,與現實有點兒不相合。如果孩子懂得舉一反三,甚至因不滿意結局而有改寫結局的意向,這就是孩子思維跳躍進步的象徵,家長不妨把握機會多問問題,引發孩子思考,甚或挑戰原創,這都是日後他們創作改寫的能力。

如果孩子已聽過原著更好,可以藉此培養孩子比較閱讀的能力,讓他們比較哪個文本更佳?通常孩子喜歡雞蛋裏
挑骨頭地挑戰心中較差的版本,我們藉此鼓勵他再另行創作或修補較差的版本,這些延伸活動都是幫助提升孩子的語文思維能力。
 

《三隻小狼和大壞豬》



作者:文/尤金·崔維查
繪者
海倫·奧森貝理 譯/曾陽情
出版社:遠流

 

====

圖片來源:互聯網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