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人類才有「人臉識別」,魚其實也有!為了打擊非法海鮮交易,香港大學(下稱港大)研發了軟件程式「魚臉識別」應用程式,用於檢驗市面上的野生魚是否合法進口。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報告,香港每年消耗50萬頓,比全球人均使用量高出三倍!海鮮雖然好味,但餐餐食魚也會為自然生態造成負擔。現時過度捕撈,已造成越來越多野生魚頻臨絕種,因此港大由貴價的珊瑚魚——蘇眉——入手,使用應用程式檢查其是否合法進口。每一條蘇眉在進口時都要有政府人員紀錄、拍照,其後只要為魚拍照,程式就會自動比對政府資料庫的合法進口魚紀錄,準確度高達9成。
珊瑚魚蘇眉 (網上圖片)
另外,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可參考「海洋選擇指引」應用程式,當中將日常食用的海鮮進行分類,有助分辨哪些是「環保海鮮」!
我們又發現,香港人經常在超市購買的鰻魚、瀨尿蝦、海蝦等海鮮,竟然是不建議購買的海鮮。為什麼它們不環保呢?原來,很多鰻魚品種都被列入瀕危物種,而養殖鰻魚也需要捕撈野生魚苗,蝦的養殖場主要是紅樹林地區。海鮮雖然味美,但為了海洋生態,還是不要餐餐食魚吧!
不少鰻魚品種都被列入瀕危物種 (網上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