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立秋的到來,意味秋天悄然而至,氣溫開始下降,天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幼兒適應能力差,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而且秋季早晚和中午溫差較大,給孩子穿衣服,是家長最頭疼的事。讓寶貝在秋天這個疾病多發季節,健健康康,是為人父母的首要任務。
1 讓孩子多喝水
讓寶貝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運動後、下課後、起床及戶外活動後,孩子都能自覺的去喝水,但有的孩子比較挑食,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在家多吃蔬菜、水果等。
2 穿脫衣服問題
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的穿脫衣服和增減衣服,家長也可以在家對孩子進行訓練。也不要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例如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許多衣服,唯恐傷風感冒,卻不知這樣反而易患「熱傷風」。
常言說「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這是因為人體體溫調節是皮下毛細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來實現的,如果不急於多加衣服,讓機體逐漸適應環境,就能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但這並不是說不要加衣服,而一味地去追求「涼」,問題是要加得適當。如果穿衣太多,稍微運動就容易出汗,引起幼兒感冒等等.
對好動、易出汗的幼兒,在其玩耍時可在其背後墊一塊毛巾或玩後及時給他更換衣服。同時幼兒的鞋子應以輕便的運動鞋為主,少穿皮鞋。
3 被子問題
秋季天氣時冷時熱,有的孩子被子太厚或者太薄,這都不利於孩子午睡。幼兒的被子需要經常曬太陽,家長記得需定期給幼兒清洗和晾曬被子。
4 教導孩子自理
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例如:教孩子及時的穿脫衣服,學習將衣服扎進褲子裏,這樣就可以避免小肚子受涼而使身體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5 適當地曬太陽
家長有時間應多帶幼兒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曬太陽可以促進提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