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爸媽看招]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上)
突破機構 Breakthrough 2020-04-15 11:48:15

關於打機,家長通常會問的7道問題,這些問題正好反映教養背後的重要考慮和要點。


1) 打少陣機會死?

要解答此問題就要了解年輕人的世界。


孩子愛滑手機,家長首先會想到的是孩子貪玩學懶,寧願打機,逃避責任。如果你是這樣想,代表你還未能進入他們的世界,無法完全了解孩子,反映你跟孩子已有代溝,有距離。



(網上圖片)


以打手遊為例,電玩公司開發遊戲是個商業行動,花上大量投資和研究。遊戲把複雜事物條理化,其設計源於生活、來自人性。他們的遊戲設計正是回應孩子一些需要。


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的想法。所以玩家在遊戲中會有滿足和快感,這正正是我們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簡單來說,遊戲讓玩家按部就班達到目標和成功,並在過程中不斷給予玩家獎勵,以達到令玩家逐步「沉迷」的目的。


因此,孩子打機不是純粹貪玩,貪玩只佔一個部分,他們是完全投入了遊戲設定的世界了。當家長以為孩子只是貪玩,代表你不認同打機這回事,跟打機敵我分明,覺得打機就是洪水猛獸,荼毒孩子;所以當你禁止他們打機,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向他們無聲地宣戰,同時使投入遊戲世界的孩子感到「父母不認同我」,他們甚至會認定「既然你不認同我,跟你談都沒用」,親子關係只會變得更對立。


如果家長漠視孩子的需要,只集中處理是否打機的問題,試問怎能敵得過一間公司企業的設計呢?請家長必須有耐性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更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是否能對應孩子需要,才有心力去對抗電玩公司的手段。

 

2) 我是否只能無可奈何,不想容許孩子打機,但又不能禁絕?

回答這問題,就要了解青少年的成長及均衡發展。


很多家長常常擔心,不停問:孩子幾多歲才可以玩手機?孩子幾多歲才可以擁有自己的手機?深恐自己做錯決定,錯誤地給了孩子手機或打機機會,家長要知道這世界並非純粹的Yes and No,世界比我們想像更複雜。家長做決定時,須要有一份認知,認知你的孩子及你對孩子的要求。認知你的孩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另一方面是孩子的特質。



(網上圖片)


談到青少年成長階段,當然可以從不同方面去探討。不過,這裏特別提到青少年的成長需要。青少年的成長需要很多,例如獨立自主、人際關係、如何處理壓力、內在動力及自我身分及價值等。你可曾想過,打機跟以上成長需要有關嗎?不同年齡的子女所需要的素質都不同,一個5歲的孩子所需要建立的自主能力不同於一個13歲的。而一個5歲的孩子所需建立的人際圈子,也理應不同於一個15歲的。界定什麼年齡適合做什麼事,視乎你有多認識孩子的需要。


成長階段的說法是有關青少年的普遍性,家長更要了解你孩子的獨特性,就是他們的成長階段及均衡發展。健康和均衡的發展應包括什麼範疇呢?若要發展這些範疇的話,子女應參與什麼活動?然後便可衡量子女應如何分配時間。


所以何時可以打機,或給予手機這道Yes and No問題,事實上父母先要問自己,你是如何評估你的孩子。

 

*相關文章*


[爸媽看招]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中)

=========

欲知如何跟進子女情況,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突破輔導中心伍詠光、葉玉珮(合著)的《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購買連結)。隨書附送影片,各大書局有售。



 

突破輔導中心獲陳立人基金會贊助,舉辦「當子女說你好煩──機不離手篇」家長教育計劃,協助家長處理子女機不離手的問題,並促進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管教。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