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人與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以減低感染的機會。學校亦因應情況而採取停課的安排,讓學生留在家中透過網上系統學習,但長時間留在家中,確實讓學生們感到不習慣。
從不少家長口中得知,學生們整天在家缺少運動,沉迷電子遊戲,有些更睡足一整天,讓家長們感到非常頭痛。畢竟,以往學生在學校有老師給予指導及監管,現在「難得的假期」,學生難免頓時變得有所放肆。但大家可能忘記有一位好朋友,一直努力不懈地向前走,錯過了想追也追不回, 這位朋友就是「時間」。雖這顯然是老生常談的道理,但總是知易行難。
曾經筆者也是個「時間浪費者」,經常將「冇時間」掛在嘴邊,但其實很多時候都讓時間白白的流走。近期多了時間在家工作,當中掌握了一些小技巧,讓到工作及學習的效率有所提升,希望這些小技巧也能幫助大家。
1. 設立工作/學習目標
設立目標是工作及學習動力的來源,不論是今天要完成的目標,還是一週內要完成的目標。當設立了清晰明確的目標後,便能保持焦點及方向,從而減低分心的機會。換句話說,其實「目標」也像是漆黑中的亮光,引領我們前行。但沒有具體行動的目標也只不過是單純的願望。所以當設立目標後,首先把它寫下來,張貼在當眼的位置上提醒自己,設定期限執行出來。
就以這兩週為例,作為教練及球員的我,維持良好的體魄是必須的。所以,我每天早上10時正會設定為體能訓練時間,讓自己留在家中堅持保持適量的運動。我把這個目標貼在我的工作桌上,並調較鬧鐘提醒自己要進行操練。
此外,因著疫情讓大家減少了很多寶貴的相交機會,為了與隊友們及學生們保持溝通,筆者發起了一個「每天小挑戰」活動,讓大家每天一同透過不同的體能操練,增加彼此分享的時間。這個小挑戰已經維持了21天以上,有隊員分享其實每天工作後真的很疲累,試過多次想放棄而去睡覺,但一想到與大家同行,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有動力繼續堅持完成操練。
2. 作息要定時
起床的時間要跟平日上學的時間一模一樣,這避免出現「懶床」情況發生。懶床是一個致命殺手,會讓我們停留在安舒區而不願突破。這個時候明確的「目標」就能給予我們突破的能量。建立一個有規律的生活模式,會讓我們更容易進入一個工作或學習狀態。筆者有個小秘訣,在睡覺前重新檢視明天將要完成的目標,認清方向便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其他事情上。
以上的方法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只是我們不以為然,常常誤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自我管理是一門終生的學習,時間一直努力向前走,你會選擇原地踏步,還是一步一步地突破自己,是你個人的決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