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活動比較特別。我們與極富文青氣息與文化深度的行山組織「山城縱走」聯乘,在馬騮山九龍水塘起步到城門水塘,淺探香港軍事遺跡,並在戰爭遺跡以清正平和的陶笛音韻傳揚愛與和平的訊息,同時沿途順便認識有趣的植物。
三十多年前爸爸帶我到馬騮山玩,晃如昨日。這天我帶四個同學仔--謙凱羲禧--跟「山城縱走」重臨此地,才知道原來馬騮山除了馬騮(猴子),還埋藏了豐富的香港文化與歷史寶藏。「山城縱走」的Matthew哥哥和Herman哥哥帶我們一探荒廢英式大宅、金山機槍堡和城門碉堡。我們則會在戰爭遺址中吹奏宮崎駿動畫《飛天紅豬俠》(紅豬)片尾曲《偶爾也說說昔日吧》(點擊連結觀看影片),反思戰爭與和平。
憑歌抱持盼望
二戰以後世人已經大聲疾呼了近百年「愛與和平」,曾似見曙光卻又再見紛亂。人們與「愛與和平」似乎漸行漸遠。各自詮釋,各有堅持,卻更顯撕裂,更見傷痛。這次選曲《偶爾也說說昔日吧》,訴說動盪社會的唏噓,復又保持對未來的積極盼望。這個訊息,最少希望與我同往的幾個同學仔,都能在學習此曲時深藏心中。
行程亮點
1. 荒宅探秘
2. 金山機槍堡
3. 野豬媽媽與三隻小野豬
4. 捕蟲的寬苞茅膏菜
5. 劇毒山菅
6. 臭臭白木瞳
7. 城門碉堡鬧鬼
8. 猴子驚魂🐒
集合時間為上午10時,但我和同學仔8時30分已經到達露天停車場練習。畢竟停課多時,同學們數月沒有合奏,要爭取時間培養默契。停車場沒有多少人,只有馬騮數隻充當聽眾。
集合後出發,才走了數分鐘便到達首個景點:荒廢英式大宅。雖然荒廢仍見氣派,據說這是當年興建九龍水塘群組的總工程師的大宅。英式大宅設計冬暖夏涼,我們盛夏入去室內仍感舒爽。
離開後再走數分鐘便到了金山機槍堡。金山機槍堡是1936年英軍為保衛香港而建立的醉酒灣防線的其中一個軍事設施,未受轟炸結構仍然完好。我們在此吹奏了《偶爾也說說昔日吧》。
《偶爾也說說昔日吧》歌詞
偶爾也說說昔日吧
在常去的那家店
窗邊可以看到高大的路樹
一杯咖啡度過一日
盲目追尋看不到的明天
每個人都懷抱希望
動盪的時代的熱風正吹襲著
是的,身體瞬間感受到它
曾在街頭睡過吧
哪裡也去不成,每個人
一貧如洗卻也活下來
讓貧窮迎來了明天
小小客棧擠滿了不請自來的人
喧鬧到天明然後入睡
每天像風暴一樣燃燒著
是的,走到沒有氣了才會停止
看看僅剩的那一張照片
滿臉鬍鬚的是你吧
不知道你現在何方
朋友中已經有人先走了
然而誰也不敢說
往日的一切都是空
到今天仍然懷抱無盡夢想
不管去哪裡,
只知道前進沒有止息
之後進入金山郊野公園,才走了一會便在涼亭旁見到一隻野豬媽媽帶著三隻小豬覓食中。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野豬呢!
繼續行程,初段烈日當空,無遮無掩,有點辛苦,但一路上Matthew哥哥介紹了很多有趣的植物知識,例如會捕蟲而食的寬苞茅膏菜,走過聞到一陣臭味的原來是白木瞳,還有看來有點像藍莓但有劇毒可做鼠藥的山菅醬果等。聽著看著,路也變得易走了。
中午過後終於到達醉酒灣防線最重要的建築事工「城門碉堡」,其規模比金山機槍堡大了好幾倍。只是Herman哥哥解釋道,英國人在碉堡加上了通風口,令碉堡內部空氣流通無懼炎夏,但卻因此被日軍從通風口丟炸彈入內,不足兩日英軍便失守敗走了。
我們在碉堡也吹了一會陶笛,離開時見到入口處有幾個年輕人神色陰晴不定,猶豫要不要進碉堡。原來是隱約聽到內裏傳出樂聲,疑似撞鬼而不敢入內。
參觀完碉堡,行程可說是完滿結束。與Matthew哥哥他們分別後,走向城門水塘小巴站準備離開。不料路上遇到了一對迎面而來的情侶正被馬騮騷擾。女的一邊走一邊尖叫,更引得馬騮追住他們不放。我走在同學仔前方警誡著,情侶急急地走過我們身邊,沒想到本來追著他們的馬騮可能見我們一行有幾個小朋友更好欺負,竟轉而目標從後面撲向我們的同學仔。待我回頭一望發現已有兩三隻馬騮前後抓住了已在大哭的凱凱。
我馬上回身一腳踢走一隻猴子,再向體型最大貌似猴子首領大喝,讓牠們不敢再靠近。原本平淡的回程路竟變得驚險萬分。猴爪鋒利,即使隔著衣衫凱凱腰間仍有輕微抓傷。往後如何處理傷口、如何安慰和教導他們面對突發危險,就是後話。儘管凱凱起初又驚又痛,自怨自艾,但經一番傾談,心情平復後最終仍表示「雖然遇上馬騮襲擊,但行程中能拿著大光燈探索地堡,又認識了很多植物知識,整天的活動仍是利多於弊!」
地點:金山郊野公園(馬騮山)
時間:4小時(專業人士1.5小時內)
難度:1(1最易,5最難)
路徑:九龍水塘起步,終點城門水塘
建議:遇到馬騮不要尖叫跑動;別直望馬騮眼睛;手上別拿食物包裝袋或膠袋;碉堡內一片漆黑,需帶大光燈;碉堡內部份地面因淤泥堆積提高了,與天花板間距不足一米,小心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