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講關於創造力的家長講座,我都喜歡用《The Dot》這故事來做結語。
《The Dot》是小孩葳葳告訴老師「我唔識畫」的故事,也是我經常被家長問及的問題。我們很想小朋友可以自由創作,但偏偏小孩好像未準備好,未能得心應手,令在旁的成人很想幫他一把。
葳葳的老師怎做呢?
老師請葳葳在白紙上隨意「make a mark」,然後將葳葳隨意畫出來的一個小點,用金色畫框,裱裝在老師桌旁的牆上。
這一幕,是最觸動我的一幕。
我深信創造力是天生的,孩子並非不能創作,只是在成長期間,積累太多框架。完美的範畫、已計劃好每一部的手工,因成人的過度計劃和代勞(手作和用腦筋),令小朋友沒有空間用腦,只單純操練技巧,長此下去,藝術創作只有標準,只有技巧。可惜,藝術創作,不只能靠技巧,更要靠與別不同的思維能力。
敢於與別不同,靠勇氣;勇氣,來自認同和珍視。
葳葳的老師面對葳葳的「我唔識畫」,沒有選擇積極「教導」,好讓下課時「有所交代」,而是將葳葳的小點裝裱在牆上。
珍視屬於你的過程
我想,為什麼老師這樣做?只有一點的畫,不是如廢紙一樣嗎?廢紙回收就可以了。
簽個名,代表是自己的作品,代表我認同它是屬於自己的。裝裱在老師桌的牆上,就是說:老師認同你。
即使只是一個小點,我會珍視它是屬於你的一個過程。過程可能會有疑惑、掙扎,不完美,但我們要接受它是藝術創作的真實面。接納、珍視真實的自己,才有勇氣追求進步,追求進步,你越有空間超越上一個你。
沒自信的小孩,第一步需要的不是加倍教授技巧,是認同。無論你的創作路在哪個階段,我信任你會成長。希望孩子你也一樣。
我希望每一位老師、爸媽,都讀一讀這繪本,親自向小孩示範我們對他們的信任,讓他們慢慢學習到認同自己,相信自己。
早肥媽視覺藝術教育專頁,可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