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學生,她有一個八歲的女兒。在未遇到「人類設計圖」之前,她曾是一位在教養上感到無可奈何、情緒瀕臨崩潰的寶媽。
她總是問自己: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都那麼好管教,她的孩子卻從小讓她如此崩潰,無論看多少育兒書籍、了解多少育兒方法,但放在她身上,無一見效。
而這一切,在遇到「人類設計圖」後開始改變。我們在這裏先看看她女兒的人類設計圖:(見下圖)
關於睡覺(顯示生產者)
她的女兒的確從小就是個讓人頭痛的小孩,精力旺盛、睡眠時間極少,一歲之前總是晚上11點還不入睡,凌晨4點多便起床,早上多睡2個小時就讓人欣慰不已。這個孩子令媽媽和婆婆都被折磨得筋疲力盡,而她還是很有精神。
上了幼兒園,寶媽便要求女兒按時睡覺,但是往往晚上9點上床,一個小時也睡不著,翻來覆去。雖是如此,她們仍持續按時睡覺多年,直到女兒升上小學。
「人類設計圖」讓寶媽了解到,女兒其實是個顯示生產者,原本就具有持續不斷的薦骨能量,活力與能量滿滿。
對於這樣的小孩,逼迫睡覺不是最好的方式,那樣不利於她的健康,而是應該多增加白天的運動量,讓她在睡覺前將所有的薦骨能量全然釋放,這樣她才能安然睡去,而且亦是她恢復活力、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要是寶媽早點認識「人類設計圖」,就不會一直讓一個顯示生產者孩子,堅持這種對她不健康的睡眠方式長達3年多。
關於哭鬧(意志力中心被定義)(有顏色部份)
無論是從育兒書上,還是各種經驗中,都說小孩哭,就讓她哭好了,哭的沒趣了就自然會停,只要大人不過與關注,讓他們釋放情緒就好了。
於是,寶媽也照著做,可是她的孩子並不按計劃出牌,原本以為女兒堅持幾分鐘(最多半小時),沒人理會就放棄哭鬧,誰知她一哭便哭上一個多小時……當大人都崩潰了,她還能繼續……
從「人類設計圖」的九大能量中心看,女兒的「意志力中心」和「情緒中心」被定義,難怪可以持續哭那麼久,而且三五天便上演一場哭鬧大戲,原來她有這麼強的底層能量,而且不是她能控制。於是,寶媽對於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有了一次洞察,便能體諒女兒更多。
關於教訓(腦中心、喉嚨中心、情緒中心、G中心被定義)(有顏色部份)
當女兒因犯錯而被寶媽教訓時,她會反駁或者理直氣壯地反問「為什麼小孩就要聽大人的?」, 還據理力爭,那氣勢讓大人覺得又可氣又可笑。
從「人類設計圖」來看,女兒的「腦中心」有定義,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不那麼容易被別人影響,而且「喉嚨中心」有定義,還連接「腦中心」和「情緒中心」,腦袋的想法和內心的情緒都可以通過表達進行顯化,所以女兒有那麼多的「據理力爭」,而且問題多多,問得大人啞口無言。想和她講道理,大人得要有非常強大的邏輯力。她媽媽是這個喉嚨中心完全空白的,有時候真的被問得啞口無言。
顯然她的孩子不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女」,她有自己的想法,且敢於真實表達,不壓抑自己的情緒。
其實,做父母的不一定要在道理上壓倒孩子,應該允許他們在充分自由的環境中發展,順應他們的天性,因他們帶著其獨特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的人生課。
關於免疫力(直覺中心空白)
最讓父母崩潰的就是女兒的免疫力低,時不時就感冒,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只要身邊的小朋友感冒,她必定是受傳染的那一個。
小學一年級上學期,一個月感冒一次,2個月大病一場,然後感冒好了,腸胃開始紊亂,腸胃調理好了,感冒繼續來,打針都要10天,孩子受罪,大人操心,而做媽媽的只有深深的無力感……
原來,這也和「人類設計圖」有關,她的「脾中心」/「直覺中心」沒被定義。這個能量中心是對應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如果沒有被定義,那麼免疫力就比較敏感,而且缺乏安全感,想要時時刻刻的被陪伴。
這種底層的心理特質是不容易克服和改變的,所以,接納孩子、理解孩子更重要。雖然天生免疫力低,但是生命的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中,可以通過體育鍛煉等後天方式去改善,逐步提高免疫力。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育兒方式也要遵循每個個體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按照自己內心想要的樣子設計你孩子的人生,或者讓孩子過上社會上的主流人生,那都不應該是他們的。
根據人類設計圖,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出廠設置,找到自己的人生地圖,順著活出自己該有的樣子,才是我們給與孩子最大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