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親子教養】你是否孩子的Giving Tree?
家長新聞 - 多元學習坊 2021-11-13 00:00:00

父母的愛是怎樣的愛? 不少人覺得Sam McBratney的《猜猜我有多愛你》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中一句:“I love you to the moon and back” 道盡父母心聲,這也是雪雪雪糕的最愛之一。另一本經典繪本--《The Giving Tree》,也是一催淚小本。

個人經驗是,看《The Giving Tree》時,大人比小孩子更容易掉眼淚,因為我們曾見證家人如何傾力讓我們成長得快樂;同時當我們為人父母後,也是同樣傾盡一切,只願可成就孩子的未來。我們都希望成長中有一棵giving tree為我們遮風擋雨,同時也想成為孩子的giving tree,看著他長大、成長,甚至老去後,還可成為樹樁相陪。


經典繪本《The Giving Tree》

無條件的愛會寵壞孩子? 
有人形容這書說的是無私奉獻的樹與貪得無厭的小孩,但當我細味這書時,不禁反思在孩子成長路中,我教了些什麼給他?

首先是,父母們不用擔心,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才會不以愛之名苛索他人。在足夠安全感下長大的孩子,才會勇敢正直,而且會有較高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因為孩子知道,家,永遠是他的避風港。所以,請放心,被愛的孩子並不會成為貪得無厭的孩子。相反,沒有愛的孩子才會成為苛索感情的人。

懂得感恩的孩子
不過,在愛中教導孩子,也要讓孩子知道,世上沒有東西是必然的,故更要常存感恩的心。這不單是保持快樂的秘訣,更是健康良藥。經歷過Covid-19的我們,必定明白即使曾經以為理所當然的事,也可以不是必然的。小至一家人可以一起食飯,一班人可以去外地旅行;大至可以繼續擁抱我們一直珍視的人和事,原來都不是唾手可得。

懂得感恩的孩子會較快樂,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懂得感恩的人,不但對生命更熱愛,有較正面的情緒,包括樂觀、快樂及積極,對人較慷慨,有較高的抗逆能力,亦會睡得較好。因此,在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同時請讓他學懂感恩。只一味的給予,不代表愛。溺愛會幫助還是阻礙孩子成長,我們都知道。我們可以讓孩子對未來對生活有所追求,但不能讓他們覺得在追求的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只是我們,而孩子自己卻一點也不需要付出。

一同種更多樹比砍樹更好
當《Giving Tree》中的男孩說"Can you give me a house?", 我們應做的,也許不是只叫孩子"cut off my branches and build a house." (剪下我大大小小的樹枝,你就可以建一座房子。)

當男孩說"Can you give me a boat?",我們可說的,也許也不是只叫孩子 "cut down my trunk and make a boat"(把我的樹幹砍下,你就可以做的一隻船。)我們可以教孩子建屋建船,甚至種樹,即使把自己的枝節給孩子,也可以請他一同為這顆樹種出更多枝節,讓將來可用,可以請孩子把樹幹砍後,再重新種起大樹,讓樹可延續下去,這才是懂得感恩的行動。


懂得感恩的人,有較正面的情緒,包括樂觀、快樂及積極,對人較慷慨,有較高的抗逆能力,亦會睡得較好。(圖片來源:xframe)

能對別人的付出,表示欣賞,亦願意一同努力付出,這也許是父母比Giving Tree更應做的事。

世界很大,孩子能看到多大,與我們願意打開大門多大有關。當孩子明白世界的廣闊,並不是只以自己為世界中心,他才能學會珍惜當下所擁有的,明白一切得來不易,這就是感恩的心。


====

作者: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歡迎到我的FB 「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或Patreon 交流:


====
文章轉自:Oh!爸媽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