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精神科醫生甘迺迪摩爾的臨床經驗發現,父母喜愛對孩子說「你盡力就好」,一方面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另一方面想孩子再努力試試看,只要認真對待事情就好。
但是,對於容易焦慮或完美主義的孩子而言,他們可能理解為「用你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到最好」,會為他們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困擾。 事實上,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凡事全力投入,否則會精疲力竭。
因此,我們要教孩子面對任務時,首先思考事情的目的,預計要花多少時間,設定一個值得努力的上限,然後按實際情況去排列優先次序。例如面對考試,「盡力而為」不代表科科要拿100分,因為這樣追求滿分,只會給孩子造成過大壓力。我們應該教孩子按照自身能力,設定對每個科目的目標分數,有些可以保持現有水平,有的注重改善粗心的問題,有的希望挑戰高分。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把手上的事做得更好,得到更開心的結果。
醫生還提醒,大人小孩都不應凡事用盡全力,當任務失去終點仍一直往前衝,只會造成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來源。
下一次想跟孩子說「盡力就好」時,別忘了先跟他們討論盡力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