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減碳責任】全球多間企業倡減碳 承諾2023年「淨零碳排放」
Green Monday 2021-03-01 20:42:08

拜登上任後,美國正式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無疑為全球對抗氣候變化議題注入了強心針。但科學家同時指出,要達到協定的最低目標,也就是全球平均升溫與工業革命前水準相比,不超過攝氏1.5度,各國必須傾盡全力將目前仍持續上升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減少一半或更多。

 

然而要達到這減碳目標,全球企業的參與和承諾將肩負關鍵性的作用,而喜見全球有愈來愈多企業設定「淨零碳排放」(net-zero emissions)目標。如科技巨擘Amazon牽頭Climate Pledge,承諾提早於2040年達到碳中和,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目標。

又如去年微軟、星巴克、Nike、聯合利華等9家頂尖公司領導者合作成立「Transform to Net Zero」,當中微軟創辦人之一Bill Gates亦承諾,微軟將於2030年之前成為負碳排放(Carbon Negative)的綠色企業,亦即碳排放量低於碳削減量。不過,在未能達到目標之前,他表示微軟將提供碳補償經費,投入研發用於減碳的各項創新技術。另一邊廂有蘋果(Apple)、惠普(HP)等科技業,國際科技龍頭陸續加入RE100與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 等同盟組織,響應能源轉型倡議。

(圖片來源: 互聯網)

 

過去兩個月,已見不少企業如IBM、Mastercard、百事可樂等亦急起直追。百事可樂公司在1月宣布推前在其供應鏈中實現零溫室氣體排放之餘,更與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強強聯手,合資開發植物蛋白飲品。


至於英國政府為實現2050年前達至淨零排放,亦推出1,100萬英鎊能源企業投資基金專案,旨在繼續協助境內各工業領域在潔淨科技方面之發展。而在減碳議題上,在各政府政策和企業牽頭下,正多管齊下開發不同的新能源。例如路透社引述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指出,氫氣能源的好處是不會產生造成氣候變遷的溫室效應氣體與其他污染物質。

 

要通過「碳中和」(指碳排放量與減碳排量互相抵消)達到淨零碳排放量,目前主要有兩大方向:

1. 利用碳補償來吸收釋放出來的碳,例如通過種植更多的樹木。


2. 從源頭減少釋放碳,這是更強而有力的方法。而除了開發及應用氫能與可再生能源到大眾日常生活外,大規模奉行素食,是能避免排放大量溫室氣體(GHG)最有效的天然解決方案之一,相輔相成。

 

除了「零碳排放」外,近年快速冒起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也成為企業最關注的「關鍵詞」,並紛紛將ESG因素納入其營運準則。根據恒生指數定義,ESG 是由基金經理及投資者對企業行為作出的評估,並針對個股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以分數評量。目前,投資者及企業愈來愈重視 ESG 表現,認為其可直接影響到公司的信譽、價值及投資前景。


(圖片來源: 互聯網)


應對氣候變遷這「零碳」終極目標,固之然該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中帶起引領作用!


====

想了解更多關於素食及環保的資訊,可以瀏覽Green Monday網頁或專頁: 點擊Green Monday網址 點擊Green Monday Facebook專頁 點擊Green Monday Instagram專頁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