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爸媽看招】利巿錢點用好?2大理財重點必教仔女
GRWTH日報小編 2021-02-25 12:17:18

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小朋友,既有吃不盡的糖果糕點,亦有收不完的利市。不過,新春除了是孩子吃喝玩樂的日子,亦是他們學習理財與分享的黃金機會,一於坐言起行,讓今個農曆新年過得更有意義。
 

親子理財:利市錢咪亂花 教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
學習理財——利市錢是父母教導孩子正確理財的好教材。
 

路德會呂明才中學王偉傑(王Sir)是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和香港商業教育學會合辦的「企業與理財教育教學獎2019/20」大獎得主,他既是學校「企業及個人理財」科的科主任,亦是2孩之父,他的理財教育經驗,值得和大家分享。
 

拆利市辨別紙幣 引導購物前想清楚

王偉傑
 

設計棋盤遊戲  教學生處理財務
王Sir對推動理財教育有很大的使命感,「我在一間基層學校任教,家長未必有太多零用錢給子女,不少學生為購買心頭好,會做兼職。」這不單影響學業,更令他心痛的,是年輕人缺乏理財觀念,「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消一刻就全部花光!」他新撰寫的「財來自有方」教案,當中便透過自家設計的「理財強人」棋盤遊戲,讓學生學習不同財務情况的處理方法。
 

拆利市辨別紙幣 引導購物前想清楚
推動理財教育——王Sir痛心不少基層中學生為買奢侈品而跑去做兼職,既荒廢學業,亦不合乎理財原則,所以決心在校內推動理財教育。


培育感恩的心  奉獻助他人
不過,他不諱言,中學才起步學「使錢」是有點晚,所以為人父的他,早已向6歲兒子和3歲女兒灌輸理財觀念,尤其農曆新年,更是大好機會,「我會跟他們一起拆利市,讓他們感受什麼是錢,辨別一下不同的紙幣。」也會向兒女解釋︰「這是姨姨、叔叔們的祝福,他們共同送一份由你們自己挑選的禮物。」培育孩子感恩的心。
 

拆利市辨別紙幣 引導購物前想清楚
耳濡目染——雖然王Sir一對兒女仍年幼,但耳濡目染下,已明白到購物分「想要」和「需要」,不會胡亂花錢。


不過,選禮物也有原則,「我不會以銀碼設限,而是我需要知道他們買這個東西的理由。是否已經擁有類似呢?若是,舊的打算怎樣處理?我會引導他們每次購物前,都想清楚。」餘下來的利市錢,王Sir會代孩子儲起,也會奉獻教會,幫助有需要的人。
 

親子理財:利市錢咪亂花 教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
辨清需要——小朋友收到利市後,家長要教導他們如何好好運用金錢,辨清想要和需要。


愛心分享  不止新春「例行公事」
每到農曆新年,不少學校都會響應慈善機構的呼籲,邀請學生參與「一人一利市」、「紅封包行動」等捐款活動,救恩學校(小學部)新任校長歐偉民認為是一件好事,但同時兼任專做基層關懷工作的工業福音團契(工福)總幹事的他,建議學校和家長都可以多走一步,讓孩子的愛心分享不止是新春的「例行公事」,而是可深化到日常生活中。

 

愛心分享 不止新春「例行公事」
歐偉民(明報提供)
 

愛心分享 不止新春「例行公事」
分享經歷——歐偉民收到不少學生的來信,分享他們在網課期間,如何關心有不同需要的弱勢群體。
 

每科滲入愛「鄰舍」信息
歐偉民今年把「有愛同行」的主題帶入校園,每科都滲入愛「鄰舍」的信息。眼見疫情之下,本港貧窮人口再創新高,於是在剛過去的聖誕節,學校便鼓勵學生把祝福帶給一班無家者,「先透過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為學生準備的短片,讓孩子了解無家者的處境,產生同理心,然後再請他們購買超市券和撰寫祝福卡送贈我們身邊這些『鄰舍』。」

 

愛心分享 不止新春「例行公事」
愛「鄰舍」精神——小一女生拍短片介紹並送出自己最心愛的玩具,實踐愛「鄰舍」的精神。


不要小覷這一點一滴的教導,孩子原來挺「上心」的,「有家長告訴我,有朝早天寒地凍,小朋友醒起居所附近有無家者,於是央求媽媽帶他去超市買禮券,又買了麵包和豆奶,親手送到無家者手上」。歐偉民又說,學生的關懷行動也不限於金錢,「有一個小一女生,把自己心愛的玩具與基層孩子分享,還拍下短片,逐一介紹每份玩具的名稱和玩法。沒想到,收到玩具的女孩同樣是小一生,她親自寫回便條,表達感動與感謝。當捐贈者收到對方的道謝,亦非常開心,彼此就這樣連結在一起。」
 

愛心分享 不止新春「例行公事」
寫卡答謝——同樣是小一基層女生,當收到禮物時,立即主動提出寫感謝卡答謝跟她分享心愛玩具的學生。

 

關懷行動不限金錢
他呼籲有資源、有能力的小朋友,今年收到利市後,不要單單為自己儲蓄,應在能力範圍內,學習把這份祝福和別人分享。

====
資料來源:《親子理財:利市錢咪亂花 教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