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說「佢唔鍾意玩鞦韆!」「佢唔敢瀡咁高嘅滑梯!」「佢好細膽,唔敢玩。」究竟孩子不玩遊樂設施的原因是甚麼呢?是個人性格?是喜好?這些原因對孩子的發展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不過,如果這與孩子的前庭覺高敏有關,家長就需要正視,並幫助孩子減敏,克服。
前庭覺高敏是甚麼?
之前分享前庭覺反應不足的文章提及過,前庭神經系統最主要功能就是維持我們身體的平衡和偵測身體的動態,而負責平衡的前庭神經系統指的是位於內耳中的三個半規管和耳石器官。
而前庭覺高敏的人,他們對於重力,上下及前後移動非常敏感,所以當受到外界刺激時,便有異常反應。
前庭覺高敏的表徵:
1. 異常地怕高
對於一般人接受到的高度會表現恐懼,例如害怕站在梳化上或被抱高。
2. 害怕搖盪或旋轉的活動
不喜歡公園的遊樂設施,如:搖木馬、氹氹轉、鞦韆。
孩子在感官戲劇活動中,多加接觸搖盪或旋轉的活動,對前庭神經系統有益。
3. 容易感到暈眩
在長途車上容易感到不適,更無法乘坐船隻或飛機。
4. 害怕速度的改變
甚少跑步、害怕滑滑梯、在移動的地方(如車輛,電梯)會非常緊張。
5. 動作緩慢,反應遲疑
身體大肌肉協調較弱,動作崩緊。
6. 不願意嘗試新事物
要花一段長時間去觀察,但都不會主動嘗試。
7. 害怕行樓梯
一般兩歲孩子開始學習行樓梯,但前庭覺高敏的孩子到了三,四歲,依然需要成人扶持才可上落樓梯,行樓梯時,要捉緊扶手,甚至腳震。
8. 不喜歡參與體能活動
對於前庭覺高敏的孩子來說,體能活動有大量移動的刺激,例如:行平衡木、爬過障礙物、跳圈等,身體協調不足應付。
9. 較任性、固執
孩子接收日常的刺激已經很難處理,但一般人並不理解,加上孩子不太會表達,情緒起伏大,於是便讓人覺得他很任性、固執。
10. 不喜歡垂頭或搖動頭部
例如討厭垂下頭洗頭,爬行時因抬頭,低頭動作而頭暈。
前庭覺高敏的影響
前庭覺高敏除會直接影響孩子大肌肉發展,處理日常活動,還會影響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社交發展。
曾經有一位前庭覺高敏的學生(3歲),他非常聰敏,但動作非常笨拙緩慢。每天上學,步上校園的樓梯便是一大難關。儘管他已經握緊扶手,再加有一位老師牽著,他的雙腿都會緊張顫抖,行一層樓梯都會花其他人幾倍的時間。
除了行樓梯,一般同齡的幼兒能夠做到的大肌肉活動,例如:雙腳原地跳、跨過紙磚頭、在平衡木上行走,甚至跑步,他都會顯得非常困難和害怕。
這個聰慧的男孩子很快察覺到自己的能力與同學的差異,慢慢便產生自卑感,害怕表現自己,更害怕與他人相處,影響甚廣。
前庭覺遊戲訓練
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水平的、豎直的、旋轉的被動前庭刺激。不過,家長必須緊記一個要點,就是要有耐性,先由小幅度移動再嘗試大幅度移動,並由家長協助再到獨立嘗試,讓孩子建立信心,去面對不同的刺激。
前庭覺遊戲介紹
1. 爬行
爬行是早期的主動地前庭覺體驗和減敏感,過程中還能訓練抗重力肌(頸背肌肉,四肢肌肉)。
家長可以設計不同的爬行遊戲,例如:爬越障礙物(如:枕頭、家長身體)、爬隧道(可以用椅子代替)、倒後爬等等,不同方式的爬行遊戲不但可以添趣味,還能讓孩子去體驗不同的重力變化,也是對身體計劃能力最初的練習。
2. 抱抱遊戲
這是最能給予孩子安全感的遊戲。家長可循序漸進地抱著孩子,做出不同的移動動作。例如:上下移動的「升降機」、左右搖擺的「海盜船」、旋轉的「咖啡杯」。
不過,家長要緊記先由小幅度及慢速開始,讓孩子逐步接受移動帶來的激刺,如果孩子表現不適,便要立即停止。此遊戲目的是為孩子在具安全感下適應各種刺激,不易急進。
3. 瑜珈球
家長可以抱住孩子坐在瑜珈球上,讓孩子坐在球上,家長雙手捉緊孩子下盤,輕輕左右搖擺孩子身體,或上下彈跳。
如果孩子能控制瑜珈球移動,家長可以輔助形式扶著孩子保持在球上。除了坐在球上,家長還可讓孩子伏/躺臥在球上,向左右,前後搖擺。
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 (五感--感官劇場)
【2021年感官戲劇課程】現正招生!
【感官刺激 X 多媒體 X 劇場 X 故事】
感官探索!思考創作!情境想像!情意實踐!
對象:24-36個月幼兒及一位家長
課程:全期8堂,每星期一堂,每堂一小時
上課地點:大埔藝術中心308室SensesPlayLab
課堂人數:9對親子
全期學費:$1,800 (會員可享九折優惠:$1,620)
按此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