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生活
【親子健康】吃海產的時候,你也在吃自己扔掉的塑膠嗎?
Wenno 2021-05-03 12:45:35

一個膠瓶子,如果丟入海裏,需要450年才能完全溶解,但是在此之前,它已經被海浪沖地支離破碎,就會變成5mm以下的微塑膠粒(Microplastic)。一旦被海洋生物吃了,就會進入食物鏈,最終吃進人的肚子裏。

比利時根特大學計算得出,一名海鮮食客一年中所使用的海產中,可能會包含超過1.1萬個微小塑料碎片。綠色和平發佈《Plastics in Seafood》文獻研究,指出香港市民常食的烏頭、蠔和丁香魚等多達170種魚類及海洋生物,體內均發現微塑膠。
 


海洋中的微塑膠粒(網上圖片)

香港人最愛吃海鮮,但不知道原來自己餐檯上的生蠔、蒸魚都含有塑膠。根據研究,這些塑膠含有的有毒物質可能會干擾人類的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可能致癌。

維也納醫科大學也曾研究過來自8個不同國家的成人糞便,發現樣本中都含有微塑膠,其中源頭最多來自蔬果包裝、寶特瓶等食品包裝。


一個膠瓶子需要450年才能完全溶解(網上圖片)


下次出門買膠樽水、膠帶的時候,是不是要停下來想一想,這對人體對生態的破壞,不要自食其果啊!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