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教養學堂】子女拍拖了如何是好? 5招教親子談情說愛
GRWTH日報小編 2021-04-08 15:59:47

「女兒十二歲最近交上男朋友,考試考不好,唸了她幾句,她就說:『你每天就問我功課做了沒,我有很多心事要找人訴說,但絕不是你。』」

「孩子原本循規蹈矩,上了小五之後,開始與班上一群喜歡交男朋友的孩子連結緊密,每天在網上、學校談的,都是交異性朋友的事。」


當孩子談戀愛、與別人交往,父母常常都是內心緊張擔憂,卻又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啟齒與討論。家長應該要用什麼態度來看待這件事?又該如何協助孩子走過這段青春歲月呢?

 

接納孩子的想法,不否定
孩子跟異性交往的原因,可能出自於對異性的好奇心、對異性關係的憧憬、覺得孤單、沒辦法從父母那得到的關心與愛情、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壓力等各式各樣的理由。而高年級女生的內心世界裡有太多的情緒、過度的自我概念,她們的心思複雜到連她們自己都不明白。但同時,她們也很孤單,渴望有對象能安靜傾聽她們的心聲。


而父母們往往只看到孩子外在的改變,卻忽略了孩子內在心理的變化;等到有一天,才驚覺孩子的心早已喚不回來了。父母的教養方式,應該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才是!

親子之間的溝通能暢通無阻,是親子雙方長期共同用心經營的結果。良好的親子溝通,是無所不言、無所不談。孩子會興沖沖的和我們分享在學校的喜、怒、哀、樂各種情緒,而我們也樂於當他們的聽眾;當我們在社會上、工作中發生不如意時,孩子也會貼心的噓寒問暖,獻上一杯溫熱的茶來撫慰父母的辛勞。

當孩子很害羞的說出:「隔壁班上的男生好厲害、好帥哦!」如果我們也能先接受她的情緒,和她討論什麼樣特質的人最有魅力;那麼我們就成功通過孩子的第一關試驗,接下來才有更多良性的親子互動發生。

反之,如果我們不以為然的回了一句:「年紀這麼小,談什麼戀愛?功課都亂七八糟的,還不趕快去讀書?」反而堵死了孩子接下來想要分享心事的意願。親子間缺乏溝通管道,長久下來只會產生更多的怨懟,最後就會有類似像「你每天就問我功課做了沒,我有很多心事要找人訴說,但絕不是你」的大爆發。
 


禁止交往,不如陪她參與
高年級的孩子,身體開始發育成小大人,因此他們會對異性充滿了好奇,也會很直接對異性表達好感。
這年代,真的很難用「全面禁止」的方法來保護孩子。過度強硬的禁止,只會讓孩子產生壓抑的情緒,反應出許多極端的行為。

孩子喜歡異性、孩子開始閱讀言情小說、孩子喜歡追星,其實都是成長軌跡的一部分。小女孩長大了,我們必須更早體認到這點、及早做好準備才是。孩子的反應很奇妙,當我們愈去禁止他們,他們愈會為了某種的「被限制」、「不自由」,更加頑強的抵抗;反而會陷入小情侶的瘋狂熱戀中。但是如果我們是以很開明的態度,陪伴他們走過這段心情起伏、給予溫暖的支持,他們也許能在該抉擇的瞬間,做出最具智慧的判斷。要和孩子溝通之前,我們可能要先和自己好好的溝通一番。
 


 

改變心態,重啟溝通大門
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問題成因與解決方法。但是這些發問基本上是溝通上的問題,孩子已經封閉了溝通的管道,改變大人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1. 先修正父母的態度和心情
在和孩子溝通前,必須先提醒我們自己:別急著想要教會他們正確的價值判斷、別急著發火。我們必須省思,是不是我們大人的生活太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是不是我們對待孩子太過嚴格,才會讓他想盡辦法向外尋求溫暖?


2. 開明的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們不一定要接受孩子的錯誤想法,但要先接納他的情緒,才有親子對話的可能。孩子認定你和他不同陣線、聽不進他的心聲,第一時間就會摀上了耳朵,關上了溝通的大門。


3. 善用親身經歷
人都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滔滔不絕的大道理。把自己年輕時的糗事大方和孩子分享,不僅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孩子在聽完後心裡訝異:「原來爸爸媽媽年輕時候也是這樣想的啊?」

 

4. 保護自己的身體
女孩子比起男孩子而言,身體的自我保護更加重要。請孩子要尊重自己的身體,可以和他們討論在關鍵時機,我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對策及做法。

 

5. 避免接觸過多愛情元素
接觸過多電視偶像劇、言情小說、社群網站,容易引發親子衝突。我們應該與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規範好每天使用的時機與習慣。

 

孩子過早開始交男友、談戀愛,或許是種警訊;但這卻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人生軌跡,我們應該用比較健康、而且比較正確的心態,來陪伴孩子走過這一段青澀的歲月。我們要提醒自己:我們是否已經做好陪伴的心理準備了?我們有沒有從這些行為裡發現異常?又該如何協助他們建立一輩子適用的健康愛情觀呢?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圖片來源:pexels.com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