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頭好壯壯的腦。要培養愛學習的好大腦,不必花大錢,不用送孩子去全腦補習班 只要持守「健腦教養的5大守則」,爸爸媽媽就能與「腦時代」同步,讓孩子的小腦袋健康長智慧。
健腦教養守則1 :均衡飲食,多吃魚
要知道,大腦細胞每五個月更新一次,要讓大腦有機會絕頂聰明,最容易見效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給它足夠的好營養。
吃對了食物的孩子,即使面對繁重的課業,也能擁有清晰的思考能力和記憶力。能活化大腦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卵磷脂、omega-3脂肪酸、維生素A、B群、C、E、硒等礦物質等。因為大腦皮質的上千億個神經細胞需要基本的脂肪酸才能運作。
魚和魚油都是護腦必備的好食物,因為魚油中所含的omega-3長鏈不飽和多元脂肪酸(包括EPA與DHA)對人體有益,DHA是大腦神經細胞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之一。由於人體很難透過飲食轉化合成omega-3,因此可透過食用深海大型魚類的眼窩、油脂部位,或魚油膠囊來補其不足。若孩子不敢吃魚油,可在烹調過程中剪開魚油,滴入魚湯中,但不要滾太耐。若吞膠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多吃魚就好。
健腦教養守則2:睡得好和夠
睡眠和學習有密切關係,睡得好,才記得清楚。睡眠不足會影響注意力、情緒、邏輯推理能力和一般數學等能力。有以色列睡眠專家研究表示,睡不飽的小六學生,學習能力只有小四的程度。
多睡一小時,青少年的數學語文大躍進。青春期因荷爾蒙影響,青少年特別晚睡晚起,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艾迪那學區高中特別把上學時間往後延一小時,一年後,成績最好的高三學生SAT數學增加了五十六分,語文進步了一百五十六分。
學得愈多、需要睡得愈久,因為睡眠會幫助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固化學習。孩子到底睡多久才夠?根據研究,新生兒每天可睡16小時以上,學齡兒童則至少睡10到12小時,青少年的睡眠模式慢慢固定下來,與成人差不多,每天睡七到八小時。
你可能有興趣:五色管狀積木
健腦教養守則3:多給孩子正向讚美
孩子在遊戲中解決問題,了解因果關係,擁有最初的成功經驗時,家長若能真誠鼓勵與讚美,孩子的臉上會出現滿意的微笑。此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也因為分泌了「多巴胺」這項正向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微笑著。
多巴胺在期待與獎勵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滿足是學習的重要刺激,當人們專心、與自我一致、與世界和諧相處,或成功達到任務時,這種美好的感覺會引發成功的學習,並儲存在大腦。
大腦若具備動機,學得就快。因為主動的感受也來自多巴胺,多巴胺分泌後是大範圍噴灑到大腦內,提升整體運作效率,使傳遞訊號更迅速。反之,不當的責罵或受虐經驗會永遠傷害神經元的發育,影響孩子的性格與未來發展。
你可能有興趣:管狀恐龍積木
健腦教養守則4:鼓勵問問題
孩子還是幼小時,總愛問「為什麼」,父母常回以「就是這樣子啊!」要他們馬上閉嘴。好奇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驅力,像是能讓大腦機器全速運轉的核心燃料,孩子願意去思考,堅持打破沙鍋問到底,是鍛鍊腦力的最好習慣。
對孩子來說,「發現」帶來快樂,就像一種會上癮的毒品,探索創造出更多發現的需求,帶來更多快樂,這是一個直接的回饋系統。家長可以要孩子先「猜猜看啊!」小腦袋就會進行歸納與推理。有時孩子會冒出很瞎的問題,父母更應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而不是阻止發問。
而最能引發幼兒好奇心的做法,是帶他去大自然中散步,在訊息豐富的環境中探索。另外,當父母願意聆聽,而非評價孩子的意見,這最能夠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你可能有興趣:機械人之家 (四合一)
健腦教養守則5:玩出好腦力
遊戲的角色扮演和想像力可以幫助他們建構抽象思考能力,有助於增進學科表現。腦神經科學家也認為,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當一個小男孩專注玩積木,進入了平靜忘我的境界,大腦正在經歷一段與他心智能力相合的挑戰,這也是大腦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瞬間。
光「玩」並不算真正的心智挑戰,家長或老師應該提供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難一點、但又足以達成的挑戰,大腦會經歷了一段平衡、失衡又平衡的過程,神經元又走出一條以往不曾通過的新路。家長該時時觀察陪伴孩子,確切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與獨特氣質,並且適時適量的給予引導,安排有趣的活動與遊戲,不予勉強或急切想要看到學習效果,否則可能早早壞了學習胃口。
你可能有興趣:Goula 百變工具椅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