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閱讀
【閱讀樂】繪本與情緒教育 (2):解讀情緒故事 學正確情感表達
童夢讀書會 2021-04-27 16:00:41

父母們固然可以透過認識兒童心理發展來了解、體諒不同階段的幼兒情緒,但我們都可以化被動為積極,先教孩子辨析情緒的種類,繼而學習用語言或其他正確的方法來表達、抒發、舒緩。

繪本正是對幼兒情感教育的好幫手,以下是一些例子。

 

《菲菲生氣了》一開始就交代菲菲被姐姐搶去心愛的玩具而生氣,圖畫很具體展示菲菲生氣時的表現。
 



媽媽一邊說一邊問孩子生氣時是否跟她一樣,孩子十分認同,更即席尖叫,表示生氣時的狀態。見孩子如此投入,媽媽便介入輔導,表示生氣是正常,應該發洩出來,但生氣是很辛苦的,發洩過後就要重拾快樂,如菲菲一樣(指著書末她笑了的樣子)。


 

同樣說生氣,還有《生氣湯》。《菲菲生氣了》重點乃在於生氣過後,如何冷靜下來,再回家重拾快樂;《生氣湯》卻在於生氣原因可以很多,到生氣的時候,卻說不清楚。所以故事中的媽媽聰明地用了煲生氣湯的方法,幫助孩子舒緩情緒,而且方法並不具破壞性,媽媽也可以參與,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支持。所以書末展示出來的正是母子同笑的一幕。這告訴我們什麼?

1)孩子生氣可能累積很多原因,你逼他說出原因,也許他也說不清楚,不宜勉強。

2)  作父母要讓孩子用正確方法宣洩情緒,而非一直壓抑。

3)父母可以成為孩子情緒的支援點,正面回應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除了讓孩子學習怎樣分辨情緒、正確地表達情緒外,更要讓他們知道情緒的影響。
 


《壞心情》的主人翁獾因壞心情而得罪了身邊所有朋友,雖然他不是故意找朋友出氣,也不是有心讓朋友不悅,但壞心情真的傳染了朋友們,使獾成為犯眾憎。因為受朋友的排斥,讓心情轉好的獾比壞心情時更憂愁、更懊惱,最後幸好有聰明的畫眉幫忙解決了整個問題,眾人才能重拾歡笑。

這繪本無疑是深入淺出地讓孩子明白:
情緒沒有妥善管理的話,既影響別人,也會影響自己,間接帶出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以上不能以說理形式讓孩子明白,卻可借助繪本,加上爸媽以生活經驗來提問,跟孩子一起思考,孩子自然較易明白體會。

 

相關閱讀

【閱讀樂】閱讀與情緒教育(1): 勿視孩子為「病童」  共讀5繪本提升情管能力
 

 

====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及pexels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