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教養有法】要孩子活出天賦 家長要有3個「不」
Be Myself 2020-12-22 11:33:59

親子關係裏,我們關注的第一個要點,是家長能夠明白,孩子跟他們是不一樣的。這個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很多人在意識層面並不特別清晰。人的潛意識裏,總習慣性地認為,周圍的人思維行事方式跟自己是一樣的。

 

特別落實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家長更是習以為常,和想當然地認為孩子跟自己應該是一樣的。當你打開人類設計圖的時候,便可看到孩子跟父母之間巨大的差異。不論是基本的能量類型,或者是通道、閘門,人生角色差異都太大了。當父母對此不覺察,只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去評判孩子的時侯,這對孩子實際上是一種制約,甚至傷害。

 

在教養上所謂的「制約」,好比我們做糕點的時候,用模具來把多餘的面切掉。

 

不要倒模

一個令人痛心的真相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最大的制約是來自於父母。我們成年後花大量時間精力去療愈的,大多數是來自於童年時期與父母相處所受到的心理創傷。在這裏拋開創傷不談,我們就談一談「制約」。所謂的「制約」,就好像我們做糕點的時候,用模具來把多餘的面切掉。

 

如果你的孩子本來是一個可以做月餅的材料,但你卻用一個曲奇餅的模具來塑造他。最終,他大部分的天賦才華和個性特質被抹殺,最後變成一個小小的曲奇餅。這也是為什麽在個案中,我經常提醒父母們,他們的孩子靈魂比他們更高級,能量配置比他們更強。養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成為我們或像我們,而是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

 

通過一個個分析孩子的人類設計圖,我們向父母展示,孩子真正的能量配置、內在特質和天賦才華是什麽,以及他們未來的方向,好讓父母真正打開眼界,去擁抱自己孩子的本來面目。

 

 

不投射自己的焦慮

其次,人類圖看親子關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幫助父母去掉他們心中的焦慮。現代社會教育最主要的一個通病,就是社會性的「焦慮」。父母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所遭受的所有焦慮,都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看過很多能量配置非常強大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卻整天活在對這些孩子未來的焦慮中。孩子因此備受打擊,或者萎靡不振。通過人類設計圖,讓父母看到孩子的才華特長,讓父母消除底層的焦慮。一個事實是,整個世界處在一個巨大的轉型期,我們現時所遇到的許多焦慮,在未來根本是不存在的。整個人類,包括我們的孩子,有機會活出他們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不控制孩子興趣

再者,人類設計圖可以幫助父母,看到孩子真正在哪方面有自己獨特的特質和才華,在這方面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上,在孩子不感興趣的領域上消耗他們的能量。

曾經有位小女孩在上我的畫班時,她第一天是很不開心的,畫畫過程只是馬馬虎虎,第二堂來的時候如是,我再問她是你選擇來畫畫嗎?她說是媽媽要她學的,而她的興趣是打羽毛球,我鼓勵這位小朋位向她媽媽表達她的興趣,後來她再來時,笑容滿面,還告訴我她的媽媽幫她報了羽毛球課程,最終她能發揮她的能量,做她自己喜歡的事。

 

在現代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焦點是「控制」與「被控制」。在孩了眾多能量特質中,揭示了他們不願意被別人控制的面相。清楚地了解孩子所擁有的能量特質,會幫助你在生活中與孩子保持有效的溝通。
 

 

最後,當我們談到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長和成功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只有父母有能力有力量,活出自己的時候,孩子才會有一個真正的行為榜樣,他們才會有能力、有力量、有意願去活出他們自己。其實,這是父母能對孩子做出的最大貢獻。

人類設計圖幫助每一個人,包括父母,去真正認識自己、活出自己,從而給孩子提供一個向上的力量和依托。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