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很多家長關注的課題,家長們都擔心自己的子女患有扁平足,然而在擔心的同時卻未必了解扁平足對小朋友帶來的真正問題。
扁平足種別
扁平足是指腳部内側足弓扁平塌陷的一種足部畸形。扁平足可分為三種: 硬性扁平足、柔軟性扁平足和脂肪足。
硬性扁平足是因足部骨骼生長異常而形成,患有這類扁平足的患者通常具有較嚴重的扁平足。
柔軟性扁平足是最多人患有的扁平足,這類扁平足由於足底的韌帶、筋腱過鬆,無力承托足弓所致。這類扁平足通常較不嚴重,當屈起患者的足趾可明顯觀察到足弓。
脂肪足則是出現於3歳前的小朋友。在嬰兒出生時足弓尚未發肓,足底有厚厚的脂肪層,十分像扁平足。但是當小朋友長大到2-3歳時,脂肪層被吸收,足弓便會漸漸呈現。
扁平足帶來的問題
一般扁平足會導致小朋友足部容易疲累、不願意走路、平衡較差及容易跌到等問題。
後足外翻
扁平足亦會導致後足外翻、X形腳等,影響走路姿勢。除了以上問題外,扁平足亦有機會導致功能性長短腳。一般而言,一個人的雙腳足弓高度會有差異,即使是扁平足患者,雙腳的扁平足程度亦未必一様。若患者的雙腳足弓高度相差太遠,就容易形成「功能性長短腳」。
患者的一邊扁平足較嚴重,塌陷較厲害,容易令患者在走路戓站立時側向扁平足較嚴重的一旁,形成長短腳的假象。而出現「功能性長短腳」除了影響走路和站立時的外觀,重心經常側向一旁更會増加足部和腰部疼痛的機會。
扁平足成因及治療
導致扁平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肥胖及缺少運動,均有機會導致扁平足。另外, 父母本身患有扁平足,子女患上扁平足的機會亦會増加(先天性扁平足)。
治療扁平足的方法有很多,首先由於小朋友處於發育階段,足弓較柔軟,若小朋友是因足底的韌帶、筋腱過鬆而形成扁平足,則可以透過一些健足運動如抓趾運動作鍛練,以承托足弓。
另外,利用具足弓承托的鞋墊亦可以有效支撑足弓,既可改善歩姿,也能協助足弓成長。
最後在選擇鞋款方面,應選擇具堅硬的後跟胚的鞋子,亦能一定程度控制足部避免因扁平足而内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