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善用寶寶書和玩具 輕鬆培養刷牙/沖涼/上廁基本功
Paka Child Development Material Supply Centre 2020-12-09 09:48:55

疫情肆瘧,大家會更加留意個人衛生。那麼,幼齡寶寶能如何學會清潔步驟和自理的重要性呢?以下將以不同的例子和方法,展示家長可以好好運用色彩繽紛的布書和沖涼玩具,讓寶寶知道為甚麼要洗澡和刷牙、何時要洗手,學習向父母示意去廁所的需要。

 

 

1.  親子共讀
家長和孩子閱讀Brush your teeth刷牙書的時候,可以用動作示範先漱口,後刷牙的步驟,亦可以鼓勵孩子運用布書上的小道具為他們心愛的洋娃娃刷牙,然後在父母的指導下讓寶寶刷牙。4歲的幼童開始嘗試自行刷牙,如果他們刷牙的步驟正確,家長要及時讚賞孩子正確的行為。

 

 

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It's Potty Time廁所書的時候,可以和寶寶示範如何示意去廁所的需要,還有正確洗手的步驟。3歲開始懂得自行洗手及抹手,學會如廁後和飯前洗手。家長示範正確洗手步驟時,亦可以一邊洗一邊唱大約二十秒的洗手歌,讓寶寶邊唱邊學。

 

 

1歲開始幼兒對洗澡會更好奇,家長可以藉著It's Bath Time沖涼書的布娃娃向寶寶講解洗澡的過程,同時更可以講出不同身體的部分,例如手,腳等,如果寶寶也可以指出自己相應的部分時,家長應予以讚賞。

 

 

2.  水玩玩具讓寶寶喜歡洗澡時間
好些寶寶害怕洗澡,是因為未知感而產生不安,所以拒絕「洗白白」。家長可以提議孩子帶喜愛的玩具到浴室玩水,讓孩子想像與朋友一起玩耍的玩樂,從而踏進浴室。


當然不是每樣玩具都防水,而沖涼塘鵝則可乾濕兩用。透過餵飼塘鵝的情境,孩子重覆抓握按鍵,讓塘鵝開合嘴巴進食,訓練手眼協調。而食物亦會從口部進入,尾部流出,藉此了解「進出」和「裏外」的概念。

 


 

家長亦可以增加寶寶接觸水的機會,先以水盆盛滿水,將旋轉洗澡小鴨 (Merry-Go-Round) 放在水盆中。把鴨子水杯中的水倒入紫色的洞口,玩具就像旋轉木馬一樣轉動起來,過程並不需要電池。過程中,寶寶感覺水的特性,減低不安感。逐漸地,寶寶透過觀察和動手嘗試,就會明白倒水讓可愛的小鴨轉動起來的因果關係。而形狀積木和鴨仔亦可獨立遊玩,有助訓練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