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疫下長幼殘疾支援設施關 近半照顧對象攻擊行為增
GRWTH日報小編 2020-08-17 12:55:49

疫情持續,資助幼兒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庇護工場等暫停服務。服務「真空」下,有調查發現逾五成半照顧者及逾四成照顧對象有情緒失控,雙方因長時間在家,易起家庭衝突。近一半人稱照顧對象有更多攻擊自己或他人行為,比2月時同一調查高近20個百分點。


個案:子過度活躍長留家 家長難唞氣

家長李女士疫情期間在家工作,需獨力照顧11歲長子和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9歲幼子。她說,幼子原本在校及復康機構接受情緒管理訓練,疫情下訓練停止,加上一家人減少外出,兩兄弟長時間相處常起爭執,甚至打架,影響她工作及休息。李女士因照顧工作感壓力,每天平均只睡5至6小時。她說,當局未有加強支援照顧者,令其難有「唞氣」機會。



李女士(左)稱,患過度活躍症的幼子長留家中,常與兄長爭執,冀有支援。旁為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明報)


張超雄立法會議員辦事處本月3日至11日,網上問卷訪問近800名殘疾人、體弱長者、長期病患者及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的照顧者。近八成表示照顧對象缺乏支援服務,有情緒及行為問題。支援服務暫停亦增加照顧者的壓力,身心俱受影響。逾半照顧者感「有點抑鬱」,超過17%更感到「非常抑鬱」;逾四成半稱經常出現疲勞或體力下降。


張超雄說,學校提早放暑假及部分中心暫停服務,令照顧者失去外間支援,沒機會喘息,另又為避疫而減少外出,令他們與照顧對象在家「困獸鬥」。他建議,提供服務的中心多以視像形式支援照顧對象,「好過全日在家,不知有什麼可做」。他又建議,社署可在提供足夠防護裝備下,加強家居支援服務,減輕照顧者壓力。


======

原文轉載:明報《疫下長幼殘疾支援設施關 近半照顧對象攻擊行為增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