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教育小朋友,除了可透過學校模式,還可以透過和子女參與小動物興趣班,從中教導他們培養出同理心。
6至16歲是學習同理心的關鍵時期,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Poresky指出,與小動物關係密切的小朋友,會展現出更強的同理心。因為當他們照顧小動物時,會把注意力由自我轉移至其他物體,並從小動物的表情或其他身體語言,理解背後的意思。
與小動物關係密切的小朋友,會展現出更強的同理心。(圖片來源:Pexels.com)
同時,在與小動物的互動過程中,家長可以令子女知道大自然是動物的家。人類不可以為了發展自己的社會,或享受快樂而破壞大自然,這是親子教育的一種。
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親子間可多了話題,促進雙方的溝通,加強親子關係。(圖片來源:Pexels.com)
另外,家長在教導子女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可促進雙方的溝通,子女會更願意向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加強親子關係,這樣對子女的成長有莫大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