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閱讀
[突破出版社] 新書推介:何紫老師《給中學生的信》(附內容試閱)
突破機構 Breakthrough 2020-03-06 16:14:36

升上中學,人變得不似以往那麼愉快!

要追求理想?還是只能面對現實?

朋友騙了我,世上就沒有真心的朋友嗎?

我怕自己個子不夠高,長得不夠美!

父母就是無法明白我!

中學生生活就只有讀書讀書讀書?


千般煩惱,都因我們掉進「青年不適應期」?何紫老師情理兼備的文字,替我們解析生活各種煩擾,打開一片新天空。即使經過多個寒暑,一篇一篇信件依然是中學生成長的良伴。內容試閱


**********

給兆明的信——傑出少年


嗤之以鼻?

你請我列出成為傑出人才的標準。你說得妙:「每年社會上有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最近,又有傑出學生的玩意。傑出是什麼呢?如果我打電子遊戲機次次Sure Win,我為什麼不算傑出學生?」


「傑出」如果照詞面上解釋,就是「超越人羣之上」。一隻老虎即使吼叫得多麼雄壯,我不會說牠是「傑出的老虎」,傑出是含有「才能出眾的人」的意思。一個社會需要時代的俊傑,一個人一生中總要有些傑作,即使某些地方有缺點,但總應有另一些地方有傑出表現。學生以學習為本,因此形容這學生「傑出」,自然是指他在求學問功夫上了得,打遊戲機有一手,那自然亦屬傑出之列,但卻不能說:傑出學生必須是打遊戲機的能手啊!


兆明,我們容易有一種逆反心理,老師說某人是好學生,就會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車,老師的寵物罷了!」對「傑出學生」的榮銜,自然亦有人瞧不起:「是否傑出,將來到社會顯身手才知分曉!」


白白得來?

你問我,一個人老是要追求傑出,會不會造成心理壓力呢?我甘於平凡,不刻意要求自己什麼,但求盡了力就好了。這種態度是不是可取呢?


在人生裏頭,確有人不尚衝刺,什麼學校賽,但求完成賽事,跑步的就跑完全程,不去在事前鍛煉,不去嘗試發揮自己的潛能。讀書亦如此,上課也掛雙耳朵,但卻沒有帶上大腦,可能你不遲到早退或請假,但是卻只會嘻嘻哈哈過日子,這種人生態度麼,如果出現在中年、老年人中,即可能是因為他在前半生屢受挫折,灰了心,就生出所謂澹泊人生的想法來,那也許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對於一個才起步跑的青少年人,這顯然是一種放棄責任的表現。你赤條條地來到這世界上,只會「哇哇」地啼哭,飯來張口、衣來張手,你白白得到各種「賞賜」麼?你只會享受人家給你的物質和精神食糧麼?你沒有表示要回報社會麼?


何來惰性?

兆明,對於一個初長的人兒,他幾乎沒有權利懶惰,因為他已不斷享受着權利,得到父母的供養,享受社會的各種福利。甘於平凡、不去作人生衝刺,表現起來就是懶惰、不求上進。


這些話也許你認為說得太嚴重了,但實情是如此,一個人產生「惰性」是因為以下的原因:第一、從朋友、電視、或成人中感染了一種錯誤的人生觀,以為人生只是享樂,「最緊要Happy」,卻不知道換取享樂與愉快,是要一番人生的勇進。在求學時期,學好本領、增進知識,就是將來享受快樂人生的本錢。世界上哪有不勞而獲的事?(電視上最近播出有關一羣受騙的「美容品種菌」賺錢遊戲,不就是《木偶奇遇記》裏小木偶,相信狐狸說的,可以「種金」的故事翻版嗎?)


產生「惰性」的原因,第二是因為跌跤而灰心,一個人不會因為學步時跌跤而不再學走路的,但一個人即會因為讀書成績不理想而放棄學習。


甘於平庸?

學生發生「惰性」的原因,第三是得不到或少得到鼓勵和關懷。家庭裏父母從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或學校裏的教師只會「教書」,不會「教人」,都可能使學生厭倦學習。相反地,一個善於督促兒女的家庭,孩子會因為管束而努力。這就像小樹苗生長要多加栽培的道理一樣。


我們若心裏說:「我甘於平凡。」其實是「甘於平庸」。你願意庸庸碌碌地過一生嗎?看看社會上各行各業,有成功的人,有享受自己創作業績的人,也有平平庸庸、碌碌無為、猥猥瑣瑣過一生的人。你目前是人生起步,即就有着「自甘平凡」的心理,目標低了,所得的結果會更低,唉,庸碌的人生,就是可悲的人生,白白在世界上走一遭,何必呢?


兆明,人家爭取「傑出」,你覺得酸溜溜,是不是像《伊索寓言》上的故事那樣:「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要爭取有傑出的表現,有一天成為才能出眾的人,這才是你的人生目標啊!


傑出少年

兆明,我給你開列一張爭取傑出少年標準的方單吧。

1. 責任感強,對時間有緊逼感,常以迫切的心情來完成指定的工作;

2. 有求解精神,凡有不明白的,都去追尋它的答案,並且善於吸收他人的長處,不固執己見;

3. 不易分心,學會較長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去解決一個問題;

4. 富於探索,不時向自己提出新問題;

5. 接受啟發,注意聽別人說話,或「偷師」,看別人的本領,從中學習對別人提出的問題,積極回應;

6. 獨立思考,學習邏輯推理的能力,對一些見解,要習慣思考一下,不盲目接受;

7. 培養廣泛的興趣,科學館開了,你有去看看嗎?有留心社會新聞麼?也去學習一點書法、體育、美術和文學藝術麼?有興趣觀賞在路上來往不同款式的汽車麼?

8. 團體精神,我們在學校裏,在同學羣中,或在家庭羣體生活裏,要重視別人的利益,以助人為樂,處處表現與人衷誠合作的態度;

9. 樂於交友,與人有親和的關係,培養組織活動的能力;

10. 自信和沉着,以溫和而適當的態度表達感情。


人生的疙瘩

「英雄出少年」,這話不能誤解。現在流行於少年中間的「英雄主義」,是個人不擇手段地要「威」。這些人理解「傑出」,就是「突出自己」,在班裏故意說些刻薄尖酸的話去罵人,甚至去對抗老師;標榜自己有人「照住」,與黑社會沾了邊,因而天不怕地不怕;在眾人面前故意表現反叛精神,甚至以破壞來突出自己;推銷自己「讀書有屁用」的見解,就是故意不讀書、交白卷、上課不守秩序,以此來表示自己見解獨特,不與人同……總之,「傑出」完全被曲解了,這種例子,不幸地在我們身旁常常發生。兆明,我知道你不會抱這些見解,但是,當一個人失敗幾回,產生灰心情緒後,就容易走到這個極端去,「酸葡萄主義」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當自己達不到好的,就用做個壞的來發洩,我們要小心的是情緒上這傾向才好。其實,我提出的十條「傑出少年」努力目標,重點在於自我修行,能做到多少就多少,俗語說:「金無足赤」,人亦不會有完人,人生總會有此疙瘩呀!


新的面貌

「傑出」是一步一步達致的,中途可能會落敗、受挫,但再鼓起勇氣吧,一如蜘蛛在當風處結網,風把網吹破,牠又再結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把完整的蜘蛛網結成。


兆明,我知道你頗有頑強的鬥志。記得有一次在夜雨裏,你送我回家,卻因為地滑,你栽倒在坑渠邊,當時你全身濕透,膝蓋也損傷了。我堅持倒過來由我送你回家。一路上你故意表現這點跌跤不算什麼,與我談笑風生,後來,你略施計謀,還是由你把我送達家門。「跌跤算什麼!」這種精神你自然地流露了。我希望你用這態度來對待學習,並防從「自甘平凡」而可能滑落成為「自甘平庸」的灰色心理。


「英雄出少年」,那是因為少年人最少顧慮,精力充沛,富於正義感,又是思想最靈的,易於吸收知識的時候;但少年人缺乏的是韌力和經驗。因此,你宜珍惜你所保有的,磨練意志和積累經驗以補充你所不足,並記取我給你提出的十條傑出少年努力方向。


何紫


本文節錄自《給中學生的信》


**********



《給中學生的信》

作者:何紫

定價:$78

ISBN978-988-8562-18-3

網上購買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