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接到好多家長分享,覺得生活好大壓力,原因是他們把所有心機和時間在家人子女身上,感到無力又無助,部份感到十分無奈,因為好像把自己人生貢獻給子女而沒有了自己,教養的路真的好難走下去。
教養子女是需要力量,要從新得力,就請先善待自己,放空自己吧。方法好簡單:「做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但請家長們「做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時,配合以下4個原則:
1. 要「自己」去完成的開心事
我們常常會認為做一件讓子女快樂的事,子女開心就等於自己開心,就等於做了開心事。但記得是「自己」去做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請做一件與子女無關的開心事。
2. 要「自己」真的想做的開心事
請用「真心」問自己,這開心事是自己想做,還是其他人覺得你會開心的事?忠於自己事才叫「開心事」,因為它會為自己帶來滿足與投入。
3. 要「自己」能力做到的開心事
請做一件不需要依靠其他人都能做到開心事,因為這樣才讓你有能力完成,才能感到能做到的樂趣。
4. 要「自己」感到自私的開心事
請做一件好好善待到自己的開心事,不要理會其他人的反應及看法,因為你要照顧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請做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是要自己爭取的,是要自己經營的。但記得它會讓你重新得力,你將會有了新能量新快樂,才能有空間有能力,把力量把快樂給予子女-讓我們一齊「善待、學好、做好」家長吧。
===========
資料提供:凌婉君姑娘(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單位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