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mamasmart] 淺談另類教育 - 華德福
MAMASMART 2020-05-07 17:08:06

華德福教育始於1919年,由奧地利人魯道夫 · 史代納(Rudolf Steiner)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創立。 史代納從小醉心哲學和科學,大學期間修讀數學、物理、化學、植物學、動物學,更自修文學、歷史、法律、神學和哲學。這多元的背景,以及不斷追尋探索的動力,驅使他後來創辦「人智學」- 一種致力以科學匯通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思想體系。通過人智學可認識人體和靈性的存在,以及物質世界與宇宙的現象。當中深受其他哲學家的影響,包括康德 (Kant)的批判哲學、歌德(Goethe)的自然科學、席勒(Schiller)的審美教育理論、尼采(Nietzche)的生命哲學、胡塞爾(Husserl)的現象學和基督(Christ)與輪迴 (Karma)思想。


史代納提出了兒童成長三個階段的育兒概念:0-7歲、7-14歲及14-21歲 。


0-7歲 (學前階段)

- 這階段的幼兒毫無選擇的接收外在事物,處於一種內在與外在沒區分的狀態,所以學校的環境以「家」的佈局為藍本,讓孩子可以自由地透過意志力來活動。


- 課堂採取富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內容包括自由時間、藝術時間、集合時間 (故事、唱歌、遊戲)及練習時間 (煮食、情節等技巧)。


- 校舍及教學材料需忠於「自然」,如木、紙、竹、石、貝殼等等,因為符合自然法則之事物必能展現「美」,而「美」的教育能讓身體與心靈和諧發展,並培養孩子具有對世界敏感的心智。


- 發展重要的初階感官,如觸覺、生命覺、平衡感、律動感。


- 這段時期不使用任何電子產品,不但影響專注力,也會阻礙孩童的想像力。


7-14歲 (小學階段)

- 小學開始,孩子會接受不同範疇的知識,老師會花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與孩子鑽研每科的題目。


- 孩子的情緒和創造力也在這階段迅速發展,所以華德福教育尤其著重藝術教育,包括獨特的華德福繪畫、戲劇、優律思美 (Eurythmy)。


- 老師作為孩子的榜樣、啟蒙者,兩者之間的關係尤其重要,所以孩子從入學至14歲皆由同一位老師教導。


- 鼓勵互相協作,並不鼓勵互相競賽,包括運動。


14-21歲 (中學階段)

- 每個科目均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導師任教,並培養學生建立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 預備學生接受更抽象的概念,如道德、社會責任等等。


- 讓年青人成為有自由意志、有道德責任、有創意的個體。


史代納所開啟的「人智學」運動,影響所及不僅止於教育(華德福),同時在藝術(人智學建築、優律思美)、醫學(人智醫學)和農業(自然動力農法)也有創造性發展,是非常全面的一套哲學理念。而經過百年的演變,現在的華德福教育也相應作出了一些改良,如淡化人靈性背景,突出對孩子自由的尊重及親近自然的重要。



優律思美(Eurythmy)此字源自希臘,意指和諧有韻律的動作,是華德福教育中一套獨特的表演藝術,透過語言及音樂表達人與天地宇宙的和諧關係。(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哪類型孩子適合華德福教育?

相比蒙特梭利教育的科學背景,華德福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由於帶有濃厚的哲學理念,任何認同當中的世界和生命觀的家長也許都會對華德福產生興趣。而華德福教育尤其著重藝術教育,也發展出獨特的表達方式,或者適合對環境、藝術敏感及有天份,富表現力的孩子。


香港有哪些華德福教育學校?(依字母次序排列,點擊名字可進入該校網頁;資料為網上來源,如有錯漏歡迎通知更新。)

Forest House Waldorf School (西貢;只設小學)

Garden House Waldorf Pre-School & Kindergarten(清水灣)

Highgate House School(淺水灣)

Island Waldorf School(上環;設有小學)


以華德福教育為藍本的學前教育及共學團體:

Spring Child Waldorf Classroom(何文田)

Starhill Waldorf(大埔)

Root Children(西貢)

Yuk Sau Waldorf 毓秀華德福(錦田)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