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大象,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聯想起在非洲大草原上,長著長長的象牙,或大大小小的象群在泥中打滾,用鼻子向其他大象噴水的畫面。
由於大象毛髮較少,為了避免生皮膚病,所以才經常洗澡或做泥浴。他們一天大概有十六小時在採集食物,可是他們的消化系統並不是很好,接近六成的食物未完全吸收就會變為糞便排走。
大象可以分開不同的品種,單是非洲象也可以細分為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當中的非洲草原象亦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而更為大家熟悉的,可能是亞洲象,主要分佈在印度、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地區。
大家可能會留意到中國象棋中會出現「象」的棋子,但是中國境內似乎沒有大象。
原來大象曾經在中國黃河中下游的古代豫州地區十分常見,即現今的河南,但因氣候轉變驅使牠們不斷南遷,只有部分在雲南地區,而「豫」一字的本意就是一個人在左邊牽著一頭大象,而大象和人類的關係有可能自公元前五世紀已經開始。人類會為大象披上戰甲、利用牠們推進並趕退敵人。時至現在,由於亞洲象較性情溫和,比較容易馴服,經常會被用作搭載乘客,運送貨物。甚至訓練在馬戲團內表演。
============
撰文: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