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考試成績是否理想,大部份學生都要面對「未知」所帶來的焦慮及不安。成績較理想的或會擔心自己能不能順利入讀心儀的大學及學科,而成績不太理想的更是擔心前路及人生。
「未知」帶給我們的不安很多時比已知的痛苦更難面對。在子女面對「未知」時,家長其實可以從旁協助,減低子女的不安及焦慮。家長可試著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先做好心理準備,再與子女一同面對
許多家長都會對子女抱有一定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成就。若然子女成績未如理想時,心裏總會有點負面情緒,例如生氣、失望或不知所措等等。要避免給子女帶來更多焦慮或不安,家長應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及期望,提醒自己以平常心面對子女的成績。當得知子女成績未如理想時,家長可先認同子女的感受,讓他們感覺到父母重視他們的感受多於他們的成績,並明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支持他們。
(二)嘗試了解子女的不安及焦慮,再與子女探討最壞的可能性及出路
很多人在面對困難及壓力時,都會陷入「災難化」的思維模式,令自己產生更多負面情緒。學生或會認為考試成績未如理想就不會再有任何升學機會,亦不能找到喜歡的工作,前途盡毀,人生再沒意義。家長可以較為正面的態度與子女分享,並嘗試一起探討可行的選擇及出路。當然,如家長感到有困難或需要時,亦可陪同子女諮詢學校及相關支援機構的意見。事實上,學業成績絕不能決定個人一生的成敗,DSE成績未如理想也有多元化的出路。路可能會比較迂迴曲折,但路一定仍在。
(三)鼓勵子女放眼未來,敢於作出不同的嘗試
面對「未知」或多或少會帶給我們不安的感覺,但「未知」卻並非是不可收拾的洪水猛獸。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明白「未知」好比人生中的考驗,只要我們能抱積極的態度,敢於挑戰「未知」,便有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家長要讓子女明白學習並不是為了一張證書,而是為了裝備自己。家長應鼓勵子女放眼未來,發掘更多學業以外的可能性,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及學習不同的技能。只要敢於作出不同的嘗試,自然可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及發展自己的專長。
(四)與子女分享自己面對「未知」的經驗
父母是子女重要的學習榜樣。家長不妨與子女分享自己面對「未知」的經驗,讓子女體會到「未知」是人生必經歷的事情,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的一個。透過父母的分享,子女亦會明白自己的不知所措是正常的,並學習到如何正面面對不安及焦慮,調整自己的心態,繼續從不同的途徑向目標進發。
(五)細心觀察子女的情緒及行為,及時向專業人士求助
家長應多花時間觀察子女情緒及行為的變化。如發現子女有任何不尋常的表現,例如情緒不穩定、自責及內疚、失去本來的興趣、食慾及睡眠受影響,應及時向專業人士,例如學校社工、家庭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等查詢及求助。
========
圖文轉載:家長智NET《如何協助孩子面對「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