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平台Youtube遭美國聯邦公平交易委員會控告侵害兒童權益,YouTube提出和解,將在全球範圍內採分級制。即日起,產製上傳影音內容的YouTuber,將被要求標註其頻道或內容「是否為兒童製作」。但現行分級辦法仍然依賴YouTuber 自律,家長還是要留心孩子從網路上接觸的內容。
根據YouTube官方(YouTube Creators)12日公開發表的聲明影片,即日起,所有上傳內容的YouTuber 都將被要求設定頻道「是否為兒童製作」,或上傳影片時分別設定該影片「是否為兒童製作」,以符合美國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及其他相關規定。
這項新規定,是YouTube遭美國聯邦公平交易委員會及紐約州檢察長起訴侵害兒童權益後,提出的和解條件。YouTube聲明指出,這項新規定對某些 YouTuber 來說不易遵循,但希望大家逐漸習慣,以幫助 YouTube繼續合法經營。
根據聯邦公平交易委員會、紐約州檢察長及YouTube間的協議,上述規定適用全球YouTuber,不論 YouTuber所在國家或地區,都要遵守分級制。
不適兒童影片將遭YouTube Kids屏蔽
而自2020年起,YouTube依法也將不能再蒐集觀看「為兒童製作」影片的用戶個人資料,這意味著 YouTube不能對「為兒童製作」的影片觀看者發送推送通知,「為兒童製作」影片也不能再嵌入個人化廣告,這將影響到該頻道或影片上傳者的廣告收益。
根據聲明,Youtube建議,YouTuber可視情況,選擇設定頻道分級或分別設定單支影片分級。如果頻道沒有適合兒童的內容,或是全部都是適合兒童的內容,可以直接在設定頻道分級;如果部分內容適合兒童、部份不適合,則需要分別設定每一支影片的分級。
YouTube分級制上路後,最大的改變是,根據YouTuber對其影音內容的標註,非為兒童製作的影片,將被 YouTube兒童版應用程式屏蔽。
YouTube也表示,除了要求YouTuber自我標註分級外,也會採用人工智能系統,分辨頻道內容是否為兒童製作,如果 YouTuber設定不實,YouTube會重新設定。但也指出「不要依賴我們的系統來替你設定分級⋯⋯就像所有的自動系統一樣,我們的系統也不完美。」因此家長仍須對孩子從YouTube上接觸到的影片內容時時留心。
如果頻道內容設定不實,經查有惡意設定錯誤的狀況,YouTube將迫於聯邦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要求,關閉該頻道或限制該YouTuber 的權限。
YouTube並說明,在判斷影片內容是否為兒童製作時,應考量以下因素:
● 影片主題是否適合兒童
● 兒童是否為預期的目標收視族群
● 影片中是否出現兒童演員或模特
● 影片中是否出現會吸引兒童的角色或人物
● 影片用語是否適合兒童理解
● 影片中是否有令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例如簡單好學的歌曲或遊戲等
● 影片中是否有專為兒童創作的歌曲或故事
圖文轉至:親子天下《YouTube推分級制!非為兒童製作內容將遭相關App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