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生活
教練札記9-習慣
深籃體育會 2019-08-09 16:03:20
Image Not Found

習慣是….

不論個人習慣的好是壞?如被人察覺的時候,別人總會問:「為何你養成這習慣?」例如:教練觀察到學員某個動作經常出現問題,就會話:「唉……這動作已成你的壞習慣!」。或是教練察覺學員體能提升,會問:「近期開始了練習體適能的習慣?」。以上兩條問題都証實到「好與壞的習慣」是容易被人察覺,因此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不單能提升自己,亦可以影響他人,所以今次筆者與大家分享「如何養成一個習慣」。


養成習慣的方法…..

坊間有不同方法幫助大家建立習慣,如想了解或探索更多資料,大家可以在網絡世界上搜尋。而筆者今次介紹的方法,是親身嘗試過而成功的方式。這方法就是『21天效應』是一套「行為心理學」理論,引用【智庫‧百科】的內容:「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覆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根據專家易發久研究,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刻意,自然”,但還需要意識控制。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不經意,自然”,無需意識控制。


如何得知?嘗試運用…..

筆者曾參加了一個講座,內容談到以上的理論運用在建立一個宗教的習慣上,起初都半信半疑,主要原因在香港忙碌的生活上,要放下一些時間去安靜,實屬難事。加上在筆者所信的信仰上,「靈修」這活動得確是一件難以堅持的事,為了求真於是開始了連續21天的計劃。下文會簡述21天的過程和感受。



Image Not Found

放膽一試感受….

筆者嘗試用理論的三個階段,來分享過程與感受:

第一階段:

接觸新事物的第一天,大多數人都有興奮及良好的感受。不過,習慣未成形,每天都要花時間及氣力做這事。

第二階段:

到了第七天,筆者心頭突然湧出一個感受,為何堅持每天「靈修」好似差不多的事?不如放棄!正如理論上講到習慣已經自然了,仍要「刻意」去做維持,目的是對抗不穩的思想。否則,筆者所湧出「放棄」的感受就會如願以償,此刻必須更「刻意」維持習慣。

第三階段:

這樣又過了兩星期後的某一天,當日由早到晚都十分忙碌,到晚上較夜的時份才有機會停下來。此刻,筆者覺得好似有點事還未做,不知道是否身體太累,想來想去都不知是什麼事?再定一定神下,終於想到了今天還未靈修。心中又悲又喜,「悲」是如果想不到,建立了的習慣可能會無了;「喜」是這習慣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已到建立了習慣的階段。是不經意及無需意識控制。


總體的回顧….

建立習慣的確是不容易的事,因為需要改變平常整個生活,不過能建立到一個良好的習慣的確是歡喜。如筆者在前文提及,坊間有不同的方法建立習慣,不過這方法筆者嘗試成功運用到。你們願意嘗試跟筆者的方法建立一個習慣?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