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生活
1分鐘自製超簡單的外國流行兒童科學實驗,周末跟孩子玩轉科學!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2019-08-09 11:14:44

上周君Boss給大家推薦的數學遊戲不知道寶寶和粑粑麻麻玩夠了沒?

沒玩夠沒關係,以後周六樂爸財商的「歪果玩學」系列會繼續推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習遊戲,不僅有數學,還有物理、化學、生物......

以後其他家長問你,你們家的小傢伙周末都在幹嘛?

你可以聳聳肩,若無其事地說,

Well,沒什麼,不就玩玩科學唄~

今天,君Boss就給大家推薦兩個在家都可以玩的簡易兒童科學實驗,從2歲的幼兒,到18歲的大朋友都適合玩哦!最懂你的君Boss當然會附上科學原理啦~


提起科學實驗,大家都會腦補這種畫面↓


在Boss看來,這種實驗好像比較適合科學怪人喔~

但原來這種一大股泡泡爆出來的實驗在國外灰常流行,對歪果寶寶來講,就像是我們小時候玩剪紙一樣。

事不宜遲,送上第一個實驗↓


大象的牙膏


如果要參與實驗,建議5歲以上,5歲以下的孩子在旁邊看着應該會像看煙花一樣開心。

材料

  1. 6%過氧化氫(雙氧水)1/2杯,通常藥房就有賣;
  2. 酵母,1茶匙;
  3. 溫水(不能太熱),2湯匙;
  4. 食用色素(紫甘藍、胡蘿蔔、菠菜都是很好的天然色素哦~)
  5. 洗潔精
  6. 塑料瓶
  7. 托盤或臉盆
  8. 漏斗


實驗步驟

  1. 將過氧化氫、適量洗潔精和食用色素倒進塑料瓶;
  2. 將酵母加到溫水裏,攪拌均勻,倒入步驟1的塑料瓶中;
  3. 退後一步慢慢欣賞。


實驗原理

過氧化氫在自然條件下會分解成水和氧氣,只不過反應過程較慢。而酵母(催化劑)加快了這個反應,使過氧化氫短時間內分解大量的水和氧氣。

當洗潔精遇上水和氧氣,當然會產生很多泡沫啦~

加上食用色素,讓實驗變得更酷。實驗產生的泡泡都夠孩子玩很久了~


Tips

實驗過程中,瓶子會變暖,有時候還會產生水蒸氣,因為這是一個放熱反應;

儘管催化劑加速了化學反應,但不會被消耗,溶解的酵母還是會留在瓶子裏。



氣球噴水池

如果說寶寶太小,大象的牙膏不適合他們,那接下來這個物理學實驗就可以在家跟寶寶一起做。

給幼兒挑科學實驗其實挺難的,一要考慮安全問題,二要考慮操作是否夠簡單(粑粑麻麻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實驗不容易啊!)。

但好在孩子們從簡單的事物中都能夠找到快樂,一盆水,一個氣球,都夠他們玩一個下午!

本實驗由來自澳大利亞的媽媽Debs提供。


科學原理

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它也有體積哦~


適合年齡

2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玩啦~


材料

空塑料瓶、氣球、吸管、藍丁膠、接住水的盤(在洗手池或任何不怕弄濕的地方)。


實驗步驟

1、吹氣球,並且問孩子:「你知道氣球裏面是什麼嗎?」

2、鬆開手,氣球就會飛走,這時可以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用君Boss的話就是:「氣球裏面太窄了,所以空氣忍受不住,就跑出來了!」

3、拿出空塑料瓶,問孩子瓶子裏面的是什麼。然後吹氣球,把氣球套在塑料瓶的口,不讓氣球漏氣。

4、這時,可以考一考孩子,為什麼氣球可以豎在瓶子上(因為瓶子裏充滿空氣,所以氣球里的空氣無處可逃了)。

5、在塑料瓶身戳一個洞,把吸管插進去,用藍丁膠密封(瓶身要乾燥),用漏斗往裏面灌水。

6、灌水的時候吸管的出口要往上(上圖寶寶做了錯誤示範),一直到水溢到吸管的出口(還未溢出)。

7、吹氣球,把氣球套到塑料瓶口,「奇蹟」就發生了(氣球里的空氣把水「趕」出來了)!


TIPS

1、實驗操作方法很簡單,儘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做;

2、解釋時用生動有趣的詞語,讓孩子能夠理解其中的原理;

3、不要以為實驗很簡單孩子就沒有興趣,開頭都說了,他們能夠從小小的事情中發現大大的樂趣。


雖然孩子要到初中才學化學、物理,但從小帶他們做些科學實驗,不僅有趣,而且能增加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學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這周末留在家裏無無聊,不妨跟孩子將科學玩起來~


(資料來源:navigatingbyjoy.com、learnwithplayathome.com)

原文: 1分鐘自製超簡單的外國流行兒童科學實驗,周末跟孩子玩轉科學!

Source: 每日頭條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