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今天去買新衣服呀!」
女兒:「好呀!」
到達服裝店後……
女兒:「媽媽,我喜歡這件!」
媽媽:「這件不好,你家中也有類似的!」
女兒:「那這件好嗎?」
媽媽:「不好!這件那麼像男孩子!」
女兒無奈放下衣服,然後媽媽雀躍的東奔西走為女兒選購衣服,怎知女兒反應冷淡,這說不好,那說難看。最後,媽媽氣沖沖的認為女兒「身在福中不知福」,沒買什麼就兩人黑著臉回家。
(圖片:青協家長全動網)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邀請子女參與討論。有時候,當子女年紀漸長,開始有自己想法,就算你未邀請他發表個人意見,他已早就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他們的想法﹑喜好總是跟我們的不同。那時,討論就會變成爭拗,最後就會不歡而散。
「假民主」絕對會令親子關係疏遠及緊張
其實親子間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回想我們年輕時喜歡穿喇叭褲﹑低腰褲,不是同樣受盡父母的反對和嫌棄嗎?當父母責難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覺得他不合時宜?覺得他不明事理?
「姑娘,那我是要事事容讓他自己做決定嗎?」
也不是,在安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不妨讓子女為自己做選擇,做決定。例如,買衣服,衣服的用途是保護身體,縱使件件都是變形金剛,都不影響其功能吧!另外,如果就既定事情你已有所決定,那就不要問子女意見了。如果你已有既定想法,而且不會改變,那你問子女的意見用意何在?是希望他答中你所想,令你安慰?如答不中,又會怎樣?
下次,邀請子女參與討論前,先想想是否有讓他決定的空間?如是,待他決定後,不妨學習尊重他的選擇,跟他說句:「我尊重你的選擇!」
歡迎登入「青協家長全動網」以了解更多親職教育資訊。
=====
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 艾文妮姑娘(註冊社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