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嬰幼兒的發展裏,感官發展是他們第一個會進入的階段。我們的皮膚是最大的觸覺,這樣正好可以解釋為甚麼嬰兒出生時喜歡被抱及被毛巾緊緊的包裹著。
而當嬰兒於晚上哭鬧時,家長可以用毛巾包裹他們、輕輕搖晃他們,這樣可以使嬰兒情緒穩定下來。
(圖片來源:Marcin Jozwiak @ Unsplash)
當幼兒長大時,家長可以利用毛巾、枕頭、甚至是一些有重量的玩偶,放在他們身上,給予他們安全感。有觸覺安全感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會比較穩定,而且學習的專注力也會比較好,以要讓孩子有穩定的情緒,他們以後的發展才會平和,學習才會順暢。
(圖片來源:Kelly Sikkema @ Unsplash)
成長到另一個階段,他們除了喜歡父母的觸摸,也會嘗試自己觸摸不同的物品。家長不應阻礙孩子自行探索的機會,因為每次他們伸手觸摸一些物品,都會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例如,孩子觸摸到感統球,他們會感受到球是凹凸不平的,用力按壓時有刺刺的感覺;觸摸到感統隧道,他們會感受到布料是滑滑的,涼涼的。每一次的經驗,都是一個學習。
感覺統合失調帶來的問題
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關於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這些感覺是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及本體覺。
所謂本體覺是當我們坐著,我們知道自己雙手是彎曲起來的,或我們知道需要用多少力度去伸手取桌上的皮球。而前庭覺是跟平衡有極大的關係。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的本體覺及前庭覺出現了異常,有時候老師會反映他們很用力地拍打東西,或推撞同學。這因為他們不能正確地運用自己的關節,不知道自己要用多少的力度。
如果我們在早期發展裏,給予孩子自行探索或玩一些訓練感覺統合的玩具,可以減少孩子成長中出現問題的機會。我們可以跟孩子打赤腳走在草地上、可以到海灘走在沙上、在家中家長可提供平滑的物品及凹凸不平的東西讓他們站著或坐著,這是非常好的感覺統合體驗。若家長能給孩子不同的觸覺體驗,這對他們的感覺統合發展是極有幫助。
觸覺平衡坐墊
如果發現孩子在觸感及感覺不能整合,將來可能會有學習專注力不足,或孩子書寫的時候力度太重或太輕,因為他們不知道需要用多少力度去握筆,愈早給孩子去探索及感受不同的觸覺,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會愈來愈完善。
====
以上健康資訊由 Training2s學易樂 / 葉夢詩醫生 / K’s Kids奇智奇思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