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玩具的蛻變史,隨著年代變遷,玩具到底有哪些顯著的進化?
成品化與商品化
傳統玩具如彈珠、橡筋繩、竹簽等玩具,大都取材自我們生活周邊環境中的自然材料和生活中的廢棄用品。
簡單的玩具基本上是可以自行收集和製作,而隨著時代進步,由工業生產出來的塑膠玩具漸漸成為風靡玩具界的新寵兒。而現代玩具是基於產業化的模具設計和機械化工藝而批量生產,在構造和功能上都要符合標準和統一,並以市場化的商品形式得以大範圍供應市場所需。
電子化和智能化
隨著數據化技術快速發展和推廣,現代兒童玩具的設計與研發大多引入電子化技術,表現出智能化特點。
相比起傳統玩具的簡易、自然和樸實,現代兒童玩具多以聲、光、影像等元素同步,呈現出新奇刺激的感觀,大大吸引小朋友的視聽覺。
潮流時尚和西式化
相較於傳統玩具在工藝製作上對本土文化的傳承,現今的兒童玩具則更多顯示出對卡通形象和西方文化的崇尚。
巿場上各種熱播的動漫作品和五花八門的兒童玩具,體現了現代玩具市場追求潮流文化和快餐化的趨勢。
不過,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留意,相較於現代的智能玩具,傳統玩具更重視情感價值和文化傳承。
現代智能玩具強調科技功能和使用成效,比較容易忽視玩具在親子互動和同伴關係的建立上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由於使用電子玩具空間上比較室內化,並且缺乏傳統玩具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和傳統,阻隔了兒童與戶外自然和本土文化的親切感。
具體的說,全智能玩具較易讓小孩忽略傳統意識和本土情懷的價值,從而遺失了其成長與本土文化的關係。
當然, 我們並不是否定現代智能玩具。智能玩具形式上的多樣化及功能強大,的確能為小孩帶來更多趣味和快樂。而在這個越來越講求智能化的時代,小孩早些接觸智能玩具也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從而更好地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科技社會。
現代玩具五花八門,我們應如何選擇?又應如何訂立方向?下一回最終回, 我們來思考一下選擇玩具的大智慧。
====
相關文章:《淺談玩具文化變遷:那些年與我們一起成長的玩具 (上)》
圖片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