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玩具對小孩和心智方面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現代兒童玩具的價值隱憂,將兒童玩具重新回歸滋養童年的價值,是兒童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的重要需求。
重構玩具的連結
現代玩具消解了傳統社會中,小孩與成人及其玩伴所結成的玩具連結。
在幼稚園和家庭教育中,需要在遊戲環境和玩具材料創作過程中,構建起由小孩、教師、家長,以及小孩玩伴等的玩具連結,作為人際關係的生態背景,形成以玩具為中心,並以共同參與的玩具製作和遊戲活動方式,結成師生、親子和伙伴關係的情感互動,感受共同計劃、討論、探索、學習、合作和分享的愉悅與成功感。
智能化向智慧化發展
玩具與時並進當然沒錯。但是,越是智能化的玩具,越容易給予小孩一種「傻瓜式」的使用方法和體驗,並以其數據化的精準技術和程式編碼,讓小孩只能被動地套牢於預定的模式化操作。
面對現成的、預設的程式化功能,小孩將會是機械的、被動的、缺乏選擇和創造力,因此智能化向智慧化發展尤其重要。現代玩具應更注重培養小孩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習慣,而非一味地追求功能上的強大。
建立兒童玩具篩選機制
為確保小孩身心健康發展,兒童玩具篩選是重要的。
首先,就是上述提到兩點的篩選,讓兒童玩具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培養獨立思考及探索世界的習慣。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對兒童玩具材質安全性和耐用性的篩選。
關於這方面的篩選,包括玩具的製作材料要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確保沒有銳行尖角、無異味、無污染、無輻射、可重複使用,且易於清潔。
在造型上,宜取生動美觀、色彩寫實為佳,若能透過玩樂過程,給予孩子帶來實際生活體驗的話,更為理想。
====
圖片來源:https://xframe.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