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爸媽看招】教子女數學好難?教你2招啟發思考提問法
家長新聞 - 多元學習坊 2021-02-18 15:18:32

不少爸媽抱怨說教子女數學很難教,怎麼教都教不會,甚至有小朋友一看到學數學就逃。誠然,每個小朋友的成長發育的快慢又不同,對於「數」的理解能力也會不同。作為家長,若能對提問技巧多一點掌握,可以更有效地地幫助小朋友思考,成為他們的啟蒙老師。
 

例子1:「……那麼,101是一個甚麼數呢?質數?還是合成數?」

為甚麼要問選擇題呢?得幾個人又不是幾百幾萬人,亦不是甚麼調查統計,何必要問 MC 題呢?有這個興趣可以去考試局出題!

不論二選一或五(加埋單數、雙數、小數)選一,始終答對機會有兩至五成,猜對還是答對,一般人是回答後才思考。没錯,大家都知下一條問題是「為甚麼?」。到時再想原因,而原因未必是思考問題的「答案」,反而是要解釋為甚麼這樣答,機靈的可能怪「你」用錯字、或發錯音(「我以為你講指數」),誤導別人,總之,要錯並不會是他(她)自己!現在他(她)沒有這樣想,遲早也會。

 

改為:「……那麼,100以上第一個質數怎樣找到呢?」這一問會不會更準確呢?
 

如果「你」很忙,問了 MC題,然後才要對方解釋,對方也可能很忙,懶得思考,答了才等你下一條問題,說不定你不問我就不需要想。你真的追問,到時我再想。總之,大家希望省時而有結果,反而浪費更多時間!

如果答題的人是15歲以下的小朋友,「損害更大、更深、更久」。答了後才思考,這個次序,久而久之,後果當然嚴重,而最弊是造成這種「不顧後果的行為」源自「閣下的選擇題」!

 


 

例子2:「你明白嗎?」、「Understand?」、「Do you understand?」
發問這一類問題的人,有兩個毛病!第一,沒有自信心;第二,希望鞏固自己的「專家」地位,帶出一個簡單的信息:「很多人都明白,如果你不明白,是你有『問題』。」問心而論,又不是甚麼微積分,有多難?聽者為甚麼會不明白呢?
 

改為:「我解釋得清楚嗎?」、 「Understood?」、 「Am I understood?」這一問會不會較謙虛呢?

凡要作解釋,清楚還是不清楚,責任在「老師或父母」,關乎其表達能力及語言的準確度,總之,與孩子的理解能力無關! 這一代甚麼都是evidence-based,「老師們」有責任去證明孩子「明白」。就算他們乖乖地回答 「明白」,這是證據嗎?從認知上「不是」。 如何正確發問?下回分解。
 

“The answers you get depend on the questions you ask.”By Thomas Kuhn.


====

Mathgic 數學課程
網頁
Facebook
Instagram
查詢:6698 6856
電郵:info@mathgic.hk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