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單車
【公路單車】爆足全程?加速的時機與技巧
GRWTH日報小編 2021-07-29 17:00:06

在單車比賽中,專業車手會以不同方案應對不同路段,配合不同騎速、齒比和姿勢騎完全程,達到更佳效益。在漫漫長路的賽道上,甚麼加速方法才是最適合我們呢?

 

不要抽車加速
其實主動向下踩踏就像只想用體重撞擊踏板、讓肌肉變得更緊繃或不斷提高心率而已。

事實上,這些並非加速的必要過程。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上述的做法都是錯的。特別是當我們不是職業車手,未習慣如此高強度的肌肉運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且,離開坐墊加速也有不少負面效果,當我們一開始站起來加速時,就會對肌肉形成過多的壓力,使加速初期的轉速過低,影響速度。

要達到高效率加速,應該從調整較輕腳的齒盤與高轉速開始,減低肌肉力量負荷,增加運轉。然後逐漸加重齒盤,加快速度。如果一開始使用太重腳的齒盤,起動時候要求更多力量,而且一旦速度未能跟上,將會變得更費力。

 

善用檔位
現在我們了解正確的加速方式了。先坐在坐墊上,用較小齒盤提高轉速,再逐漸把齒盤加重。只有在某些特別時刻,例如最後衝線,才要立刻站起來把更多的體重轉移到踏板上,力求爭勝。

另外,亦可以透過碼表顯示的速度作為主導,調整我們的齒比,以保留體力。例如當我們正以最理想的齒盤與轉速組合維持某個固定速度,但騎到後來腿部肌肉愈來愈緊繃,此時可以略微降低檔位與提高轉速來降低肌肉的緊繃感,眼睛則盯著碼表刻意維持相同的速度。特別是當我們進入逆風區時,可以用上述方法來應對難熬的路段或天氣。

如同之前所討論的,爬坡時齒盤選擇的影響最大。雖然你自認為可以用大盤攻上坡頂,但最明智的選擇,是踩踏起來肌肉較輕鬆且能更頻繁運用體重的檔位。雖然爬坡時速度會變慢,但在齒盤和轉速之間的選擇邏輯是一樣的。目標都是維持最高速度時不要在腿部主動施加過度的壓力。以高轉速爬坡時需要足夠的有氧輸出能力,要具足這樣的能力就必須有足夠的訓練。

另外,當攻頂後下坡,要注意依下坡斜度而決定齒盤的選擇。下坡時,你會很想換到重腳大盤衝下坡底,可是要留意只是如果坡度不陡,仍需持續踩踏,那麼可以根據當下的狀態決定齒餅大少,當你覺得腿部的肌肉過於緊繃時就要立即降低檔位,不要遲疑。

在另一個情況,當下滑的坡度持續變陡,最終你會來到踩踏動作失去效益的臨界點。如果你的轉速變得超高,雙腳好像一直在追著踏板,感受不了阻力,這是「踩空」,此時我們就該停止踩踏,把身體重心傾前、趴低,以低風阻姿勢滑下坡。

 

肌力與耐力
騎乘時最需要考慮的兩個關鍵變數是「檔位」和「轉速」,表現的提升在於這兩個元素的平衡。

極限取決於這兩者的平衡,但如何平衡呢?最終的答案必須根據比賽與你的體能狀況來決定。

如果你現在缺乏肌力,即使是較輕的檔位也會使你的肌肉感到繃緊;你花了很多時間在訓練肌力,但練車的里程數不足時,踩動大齒盤對你來說可能不成問題,但你的體能卻無法使你維持長時間騎行。

 

「看起來很用力」
在騎車,「看起來很用力」的另一層含義是缺乏腿部的肌力,無法有效把體重轉移到踏板上,而試著尋求身體其他部位的援助。但這些多餘的動作只是在浪費身體的能量而已。

當我們技術動作訓練純熟,這些多餘的動作就不會出現。最厲害的車手在單車上總是看起來很「安靜」,不管任何時刻都不會有多餘的動作。當他們減省多餘動作,自然在體力分配有更好效益。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