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健康
【親子健康】小心隱型殺手胃癌! 想預防要記得4件事
GRWTH日報小編 2021-03-29 13:08:18

曾奪兩屆金像獎男配角的資深演員廖啟智(智叔),昨日因胃癌離世,享年66歲。根據醫管局統計數字,於2018在香港常見癌症當中,胃癌導致687人死亡,胃癌排行第六,佔癌症死亡總數的4.7%。按性別劃分每十萬人口計算的胃癌粗死亡率分別為男性的12.1及女性的6.8,而按每十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則分別為男性的5.7及女性的3.2。胃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嚴重性絕不可小覷。

 

胃癌成因
胃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不少患者只當成胃部不適而掉以輕心,延誤診治,因此過半患者到察覺患病接受治療時,通常已擴散到其他組織,病情已到達中晚期。至於引致胃癌的因素有很多,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可能增加患胃癌的機會。下列人士,請特別注意:

  • 年齡: 年紀越大,患胃癌的機會越高。五十歲以後患胃癌的機會更高。
  • 性別: 男性發生胃癌的機會是女性的兩倍。
  • 飲食: 長期進食高鹽、醃製和燻製食物會增強加患胃癌危險性。
  • 疾病: 胃部息肉、進行過胃部切除手術及患有惡性貧血的人士,患上胃癌的機會較高。
  • 吸煙: 吸煙人士患上胃癌的機會較非吸煙人士高。
  • 遺傳: 家族近親曾患有胃癌的人士,較其它人患上胃癌的機會高兩倍以上。


 

胃癌徵狀

甚麼徵狀顯示患上胃癌?如果大家有以下徵狀,可能是患上胃癌, 但亦可能是其他更常見的情況如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有懷疑徵狀,應盡早向家庭醫生求診:
 

 

初期

  • 經常胃痛
  • 食慾不振
  • 持續消化不良
  • 小腹感腫脹

中期

  • 大便深色或出血

中晚期

  • 吞嚥困難、吐出未經消化食物、吐血

較晚期(或擴散至其他器官)

  • 疲勞、背痛、體重下降

 

怎樣預防胃癌?
在飲食方面可採取一般的防癌飲食原則,包括:

1 多吃新鮮蔬果

  •  十字科類蔬菜(例如西蘭花、白菜、椰菜花、芥蘭等)含抗癌物質,有助分解體內致癌物質;
  • 含豐富胡蘿蔔素的蔬果(例如紅蘿蔔、芒果、木瓜等)有助加強身體的抵抗能力,直接減低患癌的機會。
  • 含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例如橙、西柚、士多啤梨等)有抗氧化功能,可減低患上胃癌的機會。

 

2 少吃高鹽食物

  •  醃製、燻烤類食物(例如臘腸、鹹蛋、香腸、火腿、煙肉、鹹魚等),製作過程中形成致癌化合物。
  • 油炸食物,油炸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減低體內組織的氧含量,破壞身體的組織。

 

 

3 注意個人衛生

  • 多洗手及避免接觸排泄物或嘔吐物,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4 定期檢查

  • 如果家族有近親曾患上胃癌,建議40歲以上人士每年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胃癌診斷
胃部內窺鏡檢查是針對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腸的檢查,是胃癌常用的診斷方法。如有需要,醫生會經胃鏡抽取一些胃組織樣本作進一步化驗。 假如經胃鏡發現癌細胞,醫生可能會為患者進行電腦掃描 (CT Scan) 、正電子掃描 (PET Scan)及磁力共振掃描 (MRI Scan) 等檢測,以確定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及是否有擴散情況。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