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是蚊蟲活躍的旺季,要預防由蚊子傳播的日本腦炎、寨卡病毒感染和登革熱,就要做足防蚊措施。市面上有不少驅蚊產品,該怎麼挑選才能真正有效防蚊呢?
有醫生提醒,真正有效防蚊的四種成分為: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 (IR3535) 和對-薄荷烷-3,8二醇 (PMD) ,才能降低蚊蟲叮咬機會。家長在挑選時可以依照孩子的年紀大小來使用,才能降低蚊蟲叮咬機會。
1. 避蚊胺效果最好 建議1歲以上使用
避蚊胺的使用在防蚊液裏行之有年,以前屬於環境用藥的藥品,因其濃度高,一般人擔心使用時可能引致用者出現皮疹、水泡及令皮膚及黏膜受刺激,以及傷害初生兒中樞神經。
不過,現在的防蚊液濃度沒那麼高,有台灣兒科醫生指出,只要濃度合適,就不必擔心,並建議2個月到1歲幼兒可以依照需求使用,例如要郊外或登革熱疫情、蚊蟲多的地方,可以選擇低濃度10%至20%的避蚊胺防蚊液。成人可以使用到濃度50%。
此外,避蚊胺質地較油,成分本身味道不討喜,所以通常都會加入香味,而且塑膠或人造纖維沾到可能會變質或溶解,使用時建議先局部試用,沒有皮膚紅腫刺痛感之後,再大面積塗抹。
使用避蚊胺防蚊液要避開眼唇、傷口等,敏弱肌和異位性皮膚炎如果在發作期,都不建議使用。
你可能有興趣:
Pororo 冰鎮企鵝仔夏天防蚊手錶
2. 派卡瑞丁防蚊效果較長
派卡瑞丁在國際間已經使用多時,是一種無味、不油、效果好、刺激性低、安全性高的防蚊液成份,不過售價相對較高。派卡瑞丁依照濃度不同,防蚊時間也不同,15至20%的濃度效果可維持6至8小時,20至25%濃度則可持續8至12小時。
小朋友建議使用低濃度產品,使用時要避開眼唇和傷口,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不建議使用。
3. IR3535和 PMD 安全性高
相對DEET及picaridin,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 (IR3535)和對-薄荷烷-3,8二醇(PMD)幾乎無毒,較為安全。
IR3535的優點是安全性高、對環境友善、2個月以上小孩就可以用,但缺點是防蚊時效較短;PMD則是檸檬胺精油提煉而來,含有薄荷醇衍生物,建議3歲以上使用,2歲以下擔心影響腦神經,較不適合。
PMD成分的防蚊時效短,蠶豆症患者也不建議使用。
使用防蚊產品小貼士
- 不管哪種防蚊成分,都建議挑選不含香料的產品,以免皮膚敏感誘發過敏。
- 防曬與防蚊液要分開擦,建議先擦防曬再噴防蚊液。市售防蚊加防曬同一瓶的產品,也不建議使用,因為防曬用量要夠多才有防曬效果,但防蚊成分便會因此過量。
- 防蚊液大多不防水,所以流汗或碰水後都要補擦。
- 選購防蚊噴霧產品時,建議先噴在手上,再塗抹身體,也不要讓兒童自己噴防蚊液,以免造成吸入性的危險。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