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相對於幼稚園而言,孩子的自律、專注力和好奇心都進一步提升,這時是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期。但若家長操之過急,反而會打壞孩子閱讀的胃口。作為初小學生的家長該怎麽做呢?
1.了解孩子
要先了解孩子。爸媽應該要先知道孩子喜歡什麽、興趣在哪裏,也許你看到孩子在看漫畫,但漫畫的內容其實很艱深,千萬別看到漫畫就責備小孩怎麽只會看閒書。
2.知書
先解了孩子的興趣與喜好之後,爸媽才會知道哪種類型的書籍適合自己的孩子,然後投其所好。爸媽挑選書籍時千萬別選「說教」類型,而是要選擇讓孩子與生活有連結,這樣孩子能夠內化書籍內容。
3.成就感
要培養閱讀習慣和興趣,其中一樣很重要的,就是成就感與熱情。當孩子缺乏成就感與熱情時,只要閱讀上遇到挫折就容易選擇放棄,進而無法培養閱讀習慣。
4.學習能力的遷移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可以慢慢轉移讀書的責任,讓孩子逐步開始自主閱讀。
唸故事增加孩子理解力
一、二年級的孩子主要還是靠聽力學習,這個時期的孩子要忙著認國,同時又要學理解,因此聽力閱讀成了他們最直接的學習方法。小孩會喜歡爸媽說給他們聽,不僅是因為要認識字、認識故事,更因為親子之間的緊密感、共同創造閱讀的美好回憶,家長也要把握這段共讀時光。
如果家長會覺得每次都是自己念故事的話,也可以做「指字唸讀」的方式,跟孩子做互動遊戲,例如家長可以把故事結局的最後一小段不唸,交由孩子幫忙念出來,創造出閱讀的成就感跟責任感,讓孩子更喜歡閱讀。並且閱讀時讀出聲音來,就是一種「放聲思考法」,透過讀出來的聲音再回到大腦裡面,增加理解力。
10本適合初小學生的中英文書單
Judy Moody and Friends: One, Two, Three, ROAR! Books 1-3 Bind Up
Mindful Me Collection (4 books)
Dog Man Collection (Books 1-9)
《兩個花旦》
超狗神探
【屁屁偵探讀本】9本套書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