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所需要營養的重要來源之一,然而今日許多消費者在選擇食物時,所關注的已不只是味道和價格等傳統因素,他/她們更關注在健康、動物的福利以及未來環境等,因此消費者對素食替代品的興趣日益增長,傳統乳品與植物奶的此消彼長就是近年其中一個最顯著的現象。
作為全球最大乳業國,美國的農業部數據顯示,1975年美國人均年消費約124公升牛奶,2017年減少66公升1,在這40年間回落約40%。因此美國多間乳製品公司近年均出現業績下滑,甚至倒閉,美國最大乳品公司Dean Foods和Borden Dairy Co.已先後申請破產。
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甚至有奶農作出傾倒牛奶,甚至通過屠宰,以人為方式試圖降低牛奶產量,希望可以呈現出一個供求平衡的假象。
(圖片來源:Green Monday)
這邊廂,植物奶的崛起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農場動物投資風險與回報倡議組織(FAIRR)最新研究顯示,植物奶的銷量已佔奶類產品總銷量的12%。
同時,植物飲料在過去幾年內增長了23%。甚至在囤貨抗疫期間,除了衛生清潔用品,燕麥奶也成了美國市民的必囤物資,2020年3月底,燕麥奶銷量上漲476.7%2。令人料想不到。
FAIRR的另一研究中,在其評估全球60家最大的肉類、魚類和乳製品企業中,有44家企業(佔總量的73%)在「工人安全與食品安全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等級」中被列為「高風險」企業。相反,沒有一家公司被評為「低風險」級別。疫情帶來的食品供應鏈、食物短缺衝擊,都進一步加速牛奶被替代之趨勢。
繼植物肉之後,更多的消費者或公司企業以選擇、行動作為對植物奶及其他植物性產品以及我們的環境投下一票 —— 過去幾年連鎖咖啡店巨頭Starbucks全球分店對植物奶的消耗便增加了23%,今年瑞典燕麥奶業者Oatly等植物性食品或飲品都先後落戶中國及多個亞洲市場,以迎合殷切需求。上月以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為首,連同名嘴Oprah Winfrey、女星Natalie Portman及星巴克前總裁Howard Schultz等投資者,便以2億美元購入Oatly的10%股權,讓人期待品牌在名人效應下可以如何產生更重要之發展和影響力。
市面上有多種植物奶可供選擇 ,例如豆奶、藜麥奶、杏仁奶、米奶等等(圖片來源: Green Monday)
事實上,除了杏仁奶和燕麥奶等炙手可熱的植物奶外,傳統乳製品中的乳酪、牛油、芝士等亦大有空間換上更「綠色」的植物性替代品。
如積極開發以上產品線的Califia Farms便於2020年1月完成了達2.25億美元的融資,由卡塔爾投資局(QIA)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等,將為Califia Farms持續加快步伐之餘,並顛覆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的乳製品和即飲咖啡市場。
而另一邊廂,生物科技公司TurtleTree Labs和Perfect Day亦先後為研發無動物乳產品而成立,為保護環境免受乳業長久以來的污染問題出一分力,你又選擇用甚麼替代牛奶呢?
====
想了解更多關於素食及環保的資訊,可以瀏覽Green Monday網頁或專頁:
點擊Green Monday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