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小學年代,常識科有一項小實驗,在紙杯裏種綠豆,然後觀察它發芽,從而學習基本常識。2020 年的今天,我們的「小實驗」都進化了。對於時下的小學生而言,「種綠豆」已經難以勾起他們對常識、科學的興趣了。不種綠豆,不如我們「種」水晶吧!
水晶可以「種」出來?
水晶原本需經歷數百萬年時間自然形成,但在這個小實驗中,只要幾小時的努力,不到一星期的時間,我們便可以把水晶「種」出來。實驗圍繞著科學的「結晶原理」,至於結晶原理是甚麼?留待同學探索發掘出來。
其實唔難!
套裝包含詳細指引,圖文並茂,小朋友可以跟隨指示,「種」出屬於他們的水晶。家長亦可以從旁加以引導,啟發小朋友思考,一同完成這個趣味小實驗。只要跟著指示,要成功產出水晶絕對不難。至於如果小朋友想發揮創意,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嘗試以自己的方法執行也可,亦能體現 STEM 教育的「探索」精神,成為一位小小科學家。
培養自主學習
網上亦有很多類似實驗,小朋友可以上網搜尋不同的資源,了解如何在實驗過程中完善每個步驟,調整溫度、時間、溶液份量等等,使產出晶體的過程更順利、更滿意。透過這個小實驗,引起同學對「科學」的興趣之餘,從而鼓勵他們主動去找答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
撰文:《GRWTH 日報》編輯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