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水果,明明同一類卻有著不同的稱號,例如草莓就是士多啤梨、奇異果就是獼猴桃等等,而你可知道,香甜味美的「菠蘿」跟「鳳梨」看去長相非常接近,但原來各有不同。「菠蘿」與「鳳梨」同屬鳳梨科(Ananas),大家英文名都是Pineapple,不過它們的品種和產地並不相同,加上氣候環境的差異,令它們在形態、風味和口感方面有著一些區別。要分辨「鳳梨」和「菠蘿」,有以下三大特徵:
許多人一直搞錯多年,以為「菠蘿」等於「鳳梨」。
1. 外皮
- 「菠蘿」的外皮是黃色
- 「鳳梨」則是帶點綠色
你能分辦出,這是「菠蘿」還是「鳳梨」嗎?
「鳳梨」外皮多帶綠色。
2. 葉子
- 「菠蘿」的葉子帶齒,會刺手,屬於峇里菠蘿。
- 「鳳梨」邊緣卻是光滑的,屬台灣品種。
「鳳梨」葉邊光滑。
3. 果肉
- 「菠蘿」切開後,果肉間會佈滿刺眼,需要「起釘」才能吃,因此坊間所見的即開菠蘿會形成多個小孔,又或以螺旋方式切割。
- 「鳳梨」沒有「內刺」
「菠蘿」刺眼比較深,需要把刺眼挖出來,味道偏酸;「鳳梨」則刺眼比較淺,果味偏甜。
關於吃法
- 「菠蘿」吃前需要用鹽水浸泡,否則吃起來口感酸澀,因為菠蘿含有大量有機酸和菠蘿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質,對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有刺激作用,用鹽水泡過才能讓菠蘿蛋白酶失效。
- 「鳳梨」無需浸泡鹽水即可直接食用
關於營養價值
「菠蘿」果實營養豐富,果肉中除含有還原糖、蔗糖、蛋白質、粗纖維和有機酸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維生素 C、胡蘿蔔素、硫胺素、尼克酸等維生素,對個人發育及維持健康免疫系統必不可少,而攝取維他命C有助進餐時吸收鐵質,對於婦女及素食者尤其重要。此外,菠蘿蘊含具抗炎特質的鳳梨酵素,可紓緩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發炎位置有止痛功效。
「鳳梨」果實則含豐富的營養成分:糖類、碳水化合物、有機酸、胺基酸、尼克酸、胡蘿蔔素、硫胺素、膳食纖維等。據知,每100公克中便約含有1.4公克的粗纖維,也就是俗稱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中能幫助吸收水分、促進腸胃道蠕動,防止便秘產生,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有利減少進食後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所以,區分誰是菠蘿誰是鳳梨好像意義不大,反正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水果,多吃些準沒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