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生活
【親子健康】亂「搣」倒刺易細菌感染 要避免倒刺靠1招
GRWTH日報小編 2021-03-08 00:58:46

你有試過這種經驗嗎?就是手指頭指甲的周圍,特別是與手指肌肉的夾縫處,偶而會冒出一根小刺,有些甚至會讓人覺得指甲疼痛,想除之而後快,但是往往無法清除乾淨,又留了一個刺,讓人一碰到就覺得疼痛。最近,藝人鄧萃雯就因「用牙咬倒刺」而需要入院做手術。倒刺問題,原來不容小覷。

點解會生倒刺?
主要是因為手指甲周圍皮膚角質增生,指甲周圍的皮膚是一層耐摩擦、抗酸鹼的角質層,自然情況下不會增生,但維他命A促進上皮細胞增生,皮膚角質層是上皮細胞分化轉換而成,當上皮細胞增生過快,就會發生角質層在沒有自然脫落的情況下,又被新生的上皮細胞硬性頂替,於是就長倒刺。也有可能是因為手部的油脂不足,皮膚太乾燥而致。

 

倒刺唔可撕咬?
指甲周圍皮膚很薄,只要有任何傷口、感染,若用嘴巴咬走或直接用手去除倒刺皮,都有機會令皮膚受傷,容易引致流血、紅腫;如果處理不善,更會引起細菌感染,導致甲溝炎。

而「搣」倒刺則會令底層皮膚都搣走埋,受傷後容易細菌感染;若不處理、繼續經常接觸清水、清潔劑等,更會發炎、流膿。指甲生出來後已死,而甲溝則是指甲的土壤,一旦發炎,新長出的指甲可能會變形、變黃、變厚,甚至有窿。

 


皮膚乾燥是生倒刺的最大原因,因此經常保持雙手皮膚濕潤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pexels.com)

如何避免生倒刺?
倒刺最大原因是乾燥,想避免生倒刺,就要緊記「多潤膚,少洗手」,經常保持雙手皮膚濕潤,尤其是皮膚特別乾燥者,洗手後最好立即塗上護手霜、凡士林等;若洗完手後無法立即塗抹,也應每天至少塗抹2至3次。若要經常接觸水或需接觸清潔劑等,最好先戴上手套。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