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選校方向和安排,似乎較往年更高「難度」了。
家長與我們傾心事和聯絡時都有各種擔憂:選哪類型學校比較適合小朋友?如果一些學校暫停首輪面試,單看個人成長檔案又怎樣「突圍而出」?怎樣自小培養小朋友多方面平衡發展,而不只是學術方面優勝?識寫識讀但唔想講,或者心情特別緊張?
照顧小朋友的成長,教育是非常重要,更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年半載的準備。坊間有不少教育機構提供不同的自信心多元培訓活動,為2歲至12歲學生度身訂造、設計屬於每位學生的教育、配合學生的能力與性格、配合家庭需要和期望的成長路。
暑假應該是開心學習更多的新知識和技能,當然經歷了長時間的停課,在學術方面都要兼顧和補給,例如用有趣的方式學習太空知識、做實驗美術手工、說故事配合唱遊技巧、一起吃午飯培養自理能力、學習動物和動物幼兒的名稱等。這些能讓小朋友得以多方面成長,培養他們的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而家長亦不妨將孩子的活動照片與學校分享,讓校方知道家長不只是投放時間和資源給孩子學習學術或問答的活動,而是兼顧孩子的體能、社交、情緒、健康、心靈、情商、智商並軌發展。
這段時間,我們也收到好多好消息,例如成功轉校入讀幼稚園「神校」、由直資私立學校後備名單到成功入讀,家長第一時間想起我們,跟我們分享好消息。我們一直感謝家長的信任,一起陪同學生成長。這些消息都是我們感到最好的消息,衷心感到非常高興。
====
撰文:陳益慧(全面發展教育協會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