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做得最多的是改變,失敗最多的是計劃。疫症為我們帶來的新常態是,原來變幻才是常態。對小朋友而言,「常規」與「可預測性」 是安全感的來源,因此會有停課不停學的學習Routine,希望小朋友的生活多一點可測性,心內亦多一份踏實。但身處這時代,有誰能準確預測變化?改變,從來都需要勇氣,誰有勇氣跳出安舒區?背後關鍵在於安全感。
也許大家也看過一齣韓國親子節目,當中做了一個視覺效果上的懸崖作為實驗。他們邀請小寶寶在上面爬行,當孩子爬到途中,看到一個「懸崖」。孩子登時面有難色,第一時間想轉身就走,但神奇的是,當孩子看到站在前方(懸崖後)的媽媽展示溫柔的微笑後,小寶寶竟然由掉頭改為鼓起勇氣,果敢的向前爬去。這經典的一幕,是因為小寶寶年紀小不知地厚天高嗎?如其這樣說,也許更正確的說法是,孩子相信「只要有你在,我什麼都不怕。」
對未知的前路或不斷的轉變而產生焦慮,是大人和孩子的寫照。如何面對焦慮才是我們值得探討的課題,當我們愈能樂觀正面地迎接改變,我們的孩子就更能擁抱轉變。在孩子出生首年,是與照顧者建立親密依附關係(Secure Attachment) 的一年。安全依附關係建立,對孩子的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對孩子日後的情緒、學習能力有正面影響。有了這份安全感作為基礎,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請讓他懂得擁抱情緒,接納自己。
你我心中的RULER
耶魯情緒智商中心(Yale Center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設計了一把間尺(RULER),教我們五種面對情緒的技巧,RULER分別是認識自己和別人的情緒(Recognizing)、明白情緒的來源及後果(Understanding)、用情緒詞彙給它名命(Labeling)、適切表達情緒(Expressing)及調節情緒(Regulating)。
細心看看這把「尺」所強調的,是情緒處理,從來都不在壓抑,也不在拒絕。認識、明白、命名、表達,然後才是調節。舉例說,小孩子面對新環境不適應,先讓他認識這份感覺,明白這是因陌生環境帶來的恐懼,這份感覺名叫「焦慮」。接納他可能用哭泣表達感受,再慢慢讓從你的懷抱中轉身,可能是半捉著你的手嘗試去探索。然後,再過十分鐘,他可能已在這陌生環境中玩得忘形。這樣不動聲色地,就調節好了情緒。這,就是孩子。孩子不能忘懷的,只有父母的安全感,因為「有你在,我就安全」。
是時候放下我們心中的尺,把量度人的化成祝福孩子的RULER ,讓它成為陪伴孩子成長中的情緒小工具。從小送給孩子這份「有我在」的安全感,是給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
這是我繼《口罩下的微笑》後,新出《多元互動情緒繪本系列》中的一篇導讀,這一套與情緒相關的繪本,加入了小遊戲及情緒量度器等配套,希望用故事帶孩子走到浩瀚精彩的世界。三個故事都以主角小女孩與「波」結伴同行開始,記下她倆到不同地方遊歷的點滴片段!
1. 圓是手足情 | 說的是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
2. 寄居蟹的「貝」包 | 如何跳出Comfort Zone
3. 害羞的小松鼠 | 內向孩子的獨白
====
互動情緒繪本系列 – 精裝硬皮版 (按此預購)
現貨價:
- $70/本(原價:$88/本)
- $220/套(原價:$264/套,一套三本)
領取方式:
- 多元學習坊分校自取
- 順豐到付(兩套或以上優惠套裝 / 六本或以上的繪本訂單可豁免郵費) *歡迎各機構訂購多元互動情緒繪本,繪本訂購均會提供收據,WhatsApp查詢按此。
====
撰文:
吳凱霖女士 (Ms Bonnie Ng),親子專欄作家、多元學習坊高級總監、親子社交平台「Hello Bonnie國際親子台」創辦人,著有《跟孩子說OK!釋放孩子的99種可能》及《口罩下的微笑》,於Oh!爸媽、明報、HK01、香港教育城、BEAgazine等不同報章及親子平台撰寫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