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去年中秋前夕晚上「黑雨」來襲,讓一心放工後回家或出外做節的市民們狼狽不堪。全球暖化是當今人類面對的最重大氣候課題,而全球暖化同時亦會為地球衍生出一系列影響,當中便包括了極端天氣現象。
(圖片來源:互聯網)
從去年7月起,亞洲受水災影響人口最少達5510萬。多個受災城市一夜間變成水鄉澤國。全球暖化擾亂了季候風模式,令東南亞的印度和孟加拉等地區持續升溫,導致極端降雨現象頻生和大規模洪水氾濫。對當地人來說,水患已成為近年都會發生的「日常」。
而中國亦出現了50年來最劇烈的暴雨,造成嚴重水患和土石流,已有27個省市、4552萬人次受災、3.5 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達1160.5億元人民幣。
非洲自去年7月中下旬起,一直受到鋒面強降雨侵襲,尼羅河水位暴升至有史以來最高紀錄,蘇丹鄰國衣索比亞和位於尼羅河下游的埃及,同樣未能倖免於這場百年來非洲最嚴重的水災。
隨海平面上升而來的危機
全球變暖與海平面上升主要有兩方面的直接關聯:一是由於兩極地區冰川的融化激增;二是海洋變暖引致暴雨增加。
科學家預料未來80年之內,沿海水災發生次數將增加約50%,而導致水災的極端天氣事件更可能以十倍之幅度增加,從過去的「每百年一遇」變成2100年的「每十年一遇」,這些規模和頻率不僅可以淹沒沿岸房屋和基建,而前所未見的水災亦將對農業生產等人類產業活動帶來巨大的影響,導致地球資源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估計屆時經濟損失將達14.2兆美元之巨!
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2020年7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68%的沿海地區將因海水淹浸而消失。另外亦有推測,假如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持續,海平面將在二十世紀末提高達 71厘米,氣候變遷亦會同步加劇颱風吹襲的影響。我們處身三面環海的香港,將面對極嚴峻的洪水威脅,甚至有研究預測2023年,颶風引起的風暴潮將會淹沒中環、銅鑼灣、灣仔、尖沙嘴、貨櫃碼頭、黃埔、深水埗、啟德、九龍灣……屆時我們要克服的已不單單只是「黑雨」下的狼狽。
資料來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7736-6
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images/147006/excessive-monsoon-rains-flood-asia
====
想了解更多關於素食及環保的資訊,可以瀏覽Green Monday網頁或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