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生活
秋天到 眼睛又乾大痕怎辦好?
GRWTH日報小編 2020-08-11 11:05:44

秋冬天氣乾燥,一般人都會注意皮膚護理,卻少有注意同樣曝露空氣下的眼睛,也需要護理。當空氣變得乾燥,又或長期身處空調或暖氣系統、塵埃及二手煙的煙霧下,均可能引發「乾眼症」。



對於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乾眼症」不僅會干擾到學習時的注意力,也許還會給小朋友帶來精神壓力。


乾眼症成因

「乾眼症」是一種慢性眼睛疾病,並不會像白內障、眼睛失明那樣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即便出現了也往往不被重視。主要誘因是眼水蒸發得太快,淚液分佈不平均,令眼睛產生乾澀不適感,甚至感到刺痛,視力短暫模糊。而嚴重的「乾眼症」其實也會引發視野模糊、引發慢性頭痛、肩頸酸痛、全身乏力等問題。對於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這些「乾眼症」可能導致的身體不適不僅會干擾到學習時的注意力,也許還會給小朋友帶來精神壓力。


倘若眼睛長期乾涸,角膜表面會出現損傷,很易受細菌感染及形成疤痕,令視力減弱,嚴重甚至會永久損害視力。室內開暖爐、長期使用電話電腦、配戴隱形眼鏡人士較高危,本港有機構於2018年發布調查,發現30%受訪者被界定為有嚴重「乾眼症」。「乾眼症」病徵包括眼睛易感疲倦、眼睛乾澀和有刺痛感、畏光及影像模糊,即使眨眼亦無法改善。


自我快速測試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乾眼症」,可以來個簡單的自我檢查,10項當中若出現了5項,便要盡快尋求專業幫助。


1 眼睛時常感到疲勞

2 眼睛乾澀

3 眼睛發紅且有紅絲

4 眼睛不適睜不開眼睛

5 眼垢增多

6 視野模糊

7 對光線感到刺眼

8 眼睛疼痛

9 眼瞼沉重

10 無故流淚 


乾眼自救法

1 保持正常的作息,避免熬夜。


2 睡眠不足,容易引致眼睛疲勞、乾澀不適。


3 注意均衡飲食,多吃含有維他命A、C、E等抗氧化食物。


4 每天飲最少8杯水,並多吃護眼食物,如:藍莓、山桑子、枸杞、番茄、紅蘿蔔、木瓜、西瓜、秋刀魚、鯖魚等。



多吃含有維他命A、C、E等抗氧化食物有助預防乾眼症。(網上圖片)


5 讓眼睛定時休息



衛生署建議幼兒每日使用電子產品不應超過20分鐘,小學生每日不應使用多於30分鐘。(圖片來源:Pexel)


6 閱讀或使用電腦時,每30至40分鐘便休息3至5分鐘。衛生署建議幼兒每日使用電子產品不應超過20分鐘,小學生每日不應使用多於30分鐘。


7 不應在車上或強光下閱讀。閱讀時,眼睛與書本距離最少30厘米。


8 多眨眼睛。遇有眼睛不適時,切忌用手捽眼,以免令角膜受損。最佳方法是眨眼,除了提醒自己或小孩多眨眼睛外,也要用力地眨,眼皮不要眨了一半就縮回去,因為這樣會使眼球下半部無法得到滋潤。最好做一個完全的眨眼的動作,或者是眨一下之後,再閉目幾秒鐘甚至更長時間,讓眼球得到滋潤。


9 按摩或熱敷。眼睛疲倦時,可以按摩眼眶骨的地方,淚腺正位於外側上方,按摩能幫助淚腺的分泌。用溫熱毛巾熱敷眼睛也有同樣的效果,又或用一杯溫開水,閉目對着它待5分鐘也可。


10 在冷氣房內擺放一杯水或一盆水生植物。由於冷氣房內的水份蒸發得很快,放置水或水生植物,並按時加水,可保持環境中適當的濕度。



電腦幕和眼睛最好距離30至45厘米。(圖片來源:Pexel)


11 正確地使用電腦或電子產品。電腦幕和眼睛距離30至45厘米,熒幕不要調校得太光,並設置低於眼睛水平角度,因幕過高的話,仰視會令眼球曝露在空氣中的面積增加,使淚液蒸發得較快,造成眼乾。


12 戶外活動要配戴太陽眼鏡。猛烈陽光下,應戴上能阻隔紫外光和品質良好的太陽眼鏡。


3至4歲驗眼黃金期

衞生署為4至5歲兒童提供「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以了解兒童視力及雙眼協調狀況,當中並未包括眼疾及近視 / 遠視 / 散光度數等檢查。如有需要,家長可在兒童3至4歲起進行全面的眼科及視力檢查,以預防及及早發現眼疾或有否患上近視等的情況。



家長可在兒童3至4歲起進行全面的眼科及視力檢查。(圖片來源:Pexel)


無論大人小孩,眼睛有任何問題,切忌隨便使用眼藥水,更不應與他人共用眼藥,應盡快尋求醫療建議,以免患上「乾眼症」,甚或引發其他眼疾,而使視力受損。


========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Irene Cheng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