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學科
[停課不停學] 果蠅午睡的啟示 (自然科學篇)
Wenno 2020-03-12 11:44:25

普羅大眾可能非常不喜歡果蠅!


這類昆蟲,因為牠們以腐爛的生物或植物為主要的食糧,也擔心牠們傳播病毒;事實上,果蠅遍佈全球,現時至少發現1,000個以上的物種。在科學家眼中,果蠅可是科學研究的偉大「功臣」。因為牠們的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而且只有 4 對染色體,非常適合作為遺傳學的觀察對象,因此被廣泛地用作實驗研究的材料,幫助人類解構生命的奧妙。



(圖片為網上圖片)

最近,美國有學者從果蠅身上發現一個負責抑壓午睡的基因,證明生物是有一套內在機制,會因應外間天氣來判斷午睡的時間。機制會容許果蠅在大熱天時午睡,相反會防止牠們在寒風凜凜中午睡,目的是要騰出更多時間覓食或繁殖。今次以果蠅作為主角的研究,發現足以證明夜間的睡眠及日間的午睡是分別由兩個不同的生理機制負責調節。


雖然人類沒有果蠅的這種基因,究竟人類是如何取捨午睡的時機呢?嬰兒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需要較長時間的睡眠,但隨著孩子的成長,睡覺的時間延長,再逐漸發展至與成人相似的睡眠模式;但幼兒何時才不需午睡,可能需要考慮個人特質及客觀環境如溫度等的不同因素。



(圖片由筆者提供)

==========

撰文: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打開APP閱讀全文